香港要變革 建制派首先要今是昨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民建聯、工聯會、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等42個建制派團體,周日(9日)以「建設力量」之名, 發表題為「香港要變革、攜手創明天」的聯合聲明。他們表明支持港府押後立法會選舉,亦有提出社會改革綱領,望能引領香港走出困局。建制派聚焦本港深層次的矛盾,固然是好事,但他們更要反思和明白,香港社會問題的成原之一正是他們過去沒有克盡己任所致。

在周日的記者會上,建制派「班長」廖長江代表「建設力量」宣讀聯合聲明,提出協助本港走出困局的四點共識及希望,包括「人命關天,抗疫優先」、「恢復經濟,紓解民困」、「推動變革,突破困局」,以及「放下歧見,守護家園」,為本港長遠發展出謀獻策。

從「建設力量」的聲勢而言,組織得到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自由黨主席張宇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等人,以及多個社會組織,如香港友好協進會、「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等和應。然而,「建設力量」雖有就政府施政提出綱領藍圖和具體政策倡議,但各建制派亦須反思,當下的亂局是如何生成,以及認識過去盲目護航、未能克盡己責的後果。

建設力量聯合聲明提出四點共識和希望,包括希望特區政府善用國家支援,借鑒內地在抗疫方面的成功經驗,盡快控制疫情。(李澤彤攝)

建制不認識香港問題

如同聲明指出,社會唯有在土地供應、居住條件、退休保障和醫療服務等方面作全面改革,本港才能鞏固優勢,重拾繁榮,但認清社會問題的根本脈絡,才是疏道民怨的首步。由於上述數項改革,皆不約而同地形容經濟自由主義的「後遺症」,而港府仍將港英時期「積極不干預」的治理理念視為教條,才會讓貧富懸殊、社會經濟不公等現象在過去廿載惡化。例如,在2018年的「土地大辯論」中,自由黨黨魁鍾國斌、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和葉劉淑儀,皆以歷史價值、自然生態和「國際形象」等因由,反對收回粉嶺高球場作建屋之用;而在全民退休保障的爭議上,自由黨亦反對「以財政資源有限」為由,拒絕讓商界肩負起部分退休保障的責任。試問這又怎如聲明中所言,改善居住條件、完善退休保障制等?

除了在認識社會問題有欠遠見,建制派過去亦不見得能借其代議士的身份,向政府反映民情。建制派自回歸以降一直是立法會的多數派,充當特區政府廣義的管治聯盟,但他們沒有盡職,完善民生保障及推動產業改革。在去年11月變天前,建制派雖在區議會裡穩佔大多數議席,且擁有龐大的地區網絡,但這些深耕細作的成果,竟未能化成官民之間的溝通渠道,讓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錯判民情,招致社會反彈,同步點燃起積累多年的民怨,釀成繼六七暴動後最嚴重的社會動亂。這一點建制派責無旁貸。

雖然香港社會撕裂嚴重,建制派有其歷史責任,但既然無法扭轉歷史,唯有寄望建制派能借籌組「建設力量」一事,重建官民的溝通橋樑。自去年社會事件和新冠肺炎爆發後,建制派作為廣義的執政團隊,在紓解民困和防疫工程中,皆見李慧琼和梁美芬等人,有向政府提出修繕之處,漸見摒棄昔日盲撐政府的取態。這種是其是、非其非的理性問政風骨,才是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促進民情上達的應有之道,故即使疫情已過,建制派亦切忌虎頭蛇尾,忘記代議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