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市能存活於市區重建下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觀塘市中心重建,服務社區超過30年的物華街臨時市場須作清拆,小販自2014年起暫時搬往臨時性的同仁市集,直至新的永久觀塘小販市集落成。然而,同仁市集卻失去往昔墟市的光彩,門可羅雀的場面多年來為人垢病,反映出由上而下的規劃忽略社區需要。更重要的是,墟市緊扣基層生活,惟本港的重建模式卻是趕絕基層,為社區引入市紳貴族,即使新的小販市場即將落成,真正的墟市似乎將不復存在。

墟市緊扣基層生活

本地文化研究學者馬國明曾寫道,小販為城市空間的開墾者,他們憑著一己眼光判斷城市空間裡有何處可發揮一己所長,那麼一個成功的墟市,便是小販與市民共同打造出來的地方,在這裹小販可恰如其份地滿足社區的需要,自己亦能藉此糊口,故墟市可謂是滿足基層市民生活所需、卻無需刻意鋪陳、規劃,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有機物。

觀塘市中心的物華街臨時市場正是如此。七十年代,觀塘市中心裕民坊一帶聚集不少小販,港英政府因管理、衛生及交通等問題,決定將過百檔小販遷至附近物華街的舊籃球場,打算作短暫的臨時市場,然而此臨時市場卻一直營運多30多年。

當然,物華街墟市的誕生並非完全有機,畢竟小販們原初扎根的位置乃裕民坊,但不料政府放逐小販至其附近的物華街球場上,卻是促成了更緊連社區的市集格局。物華街鄰近不少民居與及公共屋邨,自然方便基層市民前來光顧。配合附近瑞和街街市,與及裕民坊的商鋪,多年來主售日常用品的物華街市集與之形成一個綿密、卻有明顯分工的商販空間,基層市民起居的不同需要均可適數得以照料。

但直至千禧年代,市建局宣布重建觀塘市中心,裕民坊附近一帶300多公頃須砍掉重練,物華街墟市自然不能倖免。市建局於「山下」同仁街一帶設立臨時市集,用以暫時安頓「山上」過百檔小販,直至2020年永久小販市集落成啟用。然而同仁市集啟用以來負評不斷,多年來門可羅雀,該址人流不但稀少,甚至被市民當作行人通道而已,完全失去往昔墟市的熱鬧。

同仁市集位置被巴士、小巴站包圍。(曾鳳婷攝)

市建局或認為,鄰近小巴、巴士站、甚至地鐵站的同仁市集,理論上有利設立墟市。然而同仁市集的敗筆之處,卻是遠離基層民居,居於「山上」的基層市民鮮有動力,遠征「山下」的市集只為購買日用品,同時同仁市集鄰近的高級住宅,所屬居民亦非墟市的主要客群,可見將墟市與其社區脈絡割裂影響致命。更不用說同仁市集外觀並不吸引,途人難以看見建築內的活動為何,與往時通透的墟市設計截然不同,而且場內鋪位小、走廊亦相當狹窄,進一步打擊居民進內消費的意慾。這正正反映規劃人員的想像,與小販、居民的實際需要之間的重大落差。即使同仁市集屬暫時性質,但小販難賴以為生,亦無法安然過渡至永久市集落成,結果上一樣難以幫助小販。

重建模式不利墟市

現時同仁市集內漸漸人去樓空,引人以待的永久市集亦即將於明年第一季啟用。但到底新市集能否令墟市文化復活?誠然,永久市集位於鄰近物華街、康寧道,小販們將能返回較接近基層社區的位置,但市集的設計已率先惹來質疑,如有聲音擔心新市集設計無異於地牢,不利吸引顧客光顧。

設計可以討論和更改, 但市區重建下社區脈絡遭徹底改變,卻是難以阻止。市建局的重建模式向來以豪宅主導,被影響的基層戶容易被排擠出重建區域、甚至其社區以外,代替的卻是社經條件更佳的仕紳階級。而作為市建局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以至附近一帶的居住成本只會不斷上升,社區漸漸變得排拒基層住戶。市建局以永久市集保留小販文化,卻鏟除其所需的社區脈絡。一個只有小販、卻沒有顧客的市集能否成「墟」,答案相當明顯。

保育墟市文化,絕非單止預留地方讓小販擺攤,更須讓小販可持續地經營下去,這涉及的卻是整個社區脈絡存留的問題。只要市建局維持目前重建模式,繼續破壞舊區的基層脈絡,所謂的保育只會流於形式。本港未來重建來否要繼續如此,值得公眾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