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香港人都正在為高樓價付代價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8月13日卸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黃遠輝接受《香港01》專訪,坦言短時間內房屋問題難見曙光,並謂香港每個人都正在為高樓價付代價。誠然,倘若當局繼續「溫溫吞吞」,欠缺短、中、長期視野和手段,必令基層失望,而下一代也看不到希望。

黃遠輝告別房委會時,以一句「對不起」為未能改善公屋輪候時間致歉。在《香港01》訪問中,他再指香港房屋供應問題源於土地不足,而自回歸後政府覓地速度慢。其實更準確而言,香港不是土地不足,實情是香港有地,只是地不在政府手中——單是新界便有4,000公頃閒置土地(其中1/4由四大地產持有)。對於這些土地,政府不應「望地興嘆」,而是應以公共利益為優先考慮,果斷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把它們收回己用,以此作為舒緩住屋問題的短中期措施。

還記得在土地大辯論期間,黃遠輝領導的土地供應小組和輿論均同意收地是值得考慮的方案,建制政黨(如民建聯)和政府本來不置可否,但在去年反修例運動後「終於」支持收地。從克服住屋問題的角度來看,這不能不說是重大轉變。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仍未看到政府就收地提出全盤計劃。而即使真的有計劃,基於政府的「往績」,或許又是既得利益施壓下「妥協」的產物。

如果政府連短、中期措施都做不好,那就不免令人質疑它對有關問題是否具備長遠承擔。在本地人口持續增加下,土地需求必然相應增加,這就考驗政府是否能夠建立土地儲備、恆常造地。繼土供組提議設立「土地儲備」後,政府在年初《財政預算案》內引入這個概念,值得一讚,問題是它是否明白必須釐清土地儲備的用途,把土地用來解決基層住屋困局和推動經濟改革,而不是像過往一樣「賣地」,把政府的土地儲備轉化為地產商的儲備。如果是這樣,地產霸權壟斷經濟的局面只會持續。

公屋輪候升至5.5年

根據房委會在8月11日公布的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由3月底的5.4年,增至6月底的5.5年,是自2019年3月底後再次回升至5.5年。房屋是一切民生困局的根源,解決不到便會擾亂市民在結婚生子、創業、退休等各方面的人生計劃。可以說,這個問題是否處理得宜,是香港能否達致「善治」的關鍵。

公屋輪候時間處於高位,容易令人誤以為房屋問題是香港的不治之症,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香港有許多板斧可用。在短期施措方面,政府可全面收回並發展面積達172公頃、契約將在今年8月31日屆滿的粉嶺高球場。粉嶺高球場是熟地,可在兩、三年內規劃,屆時可有效舒緩土地問題。可惜,土供組和政府均非常保守,只敢局部收回當中的32公頃。政府在既得利益阻撓下「妥協」,代價就是少數權貴繼續佔用珍貴的土地資源,許多基層市民上樓無望。

住屋問題雖然不容易解決,但香港歷史不乏先例——前港督麥理浩便通過「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等手段,令香港變得更加宜居。正如作為資深銀行家的黃遠輝也形容「十年建屋計劃」得到的價值高於建屋成本,「當時政府係除笨有精」,如今香港政府是否此有遠見?究竟官員願意以魄力去處理,抑或繼續「溫溫吞吞」,端視林鄭一念之間。如果林鄭選擇後者,勢必會有更多人像黃遠輝一樣,因為公屋輪候時間長而感到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