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官員要再加把勁推廣普及社區檢測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五(28日)公布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詳情,包括為期一至兩周及共設141個採樣中心等。官員在記者會上亦回覆了坊間部份關注,提及醫護人員將有足夠防護措施,而內地支援人員最多為600人,且獲國家衛健委認可資格。不過,官員未能透露參與醫護人員的分類等簡單問題,反映當局的推廣仍有不足。政府應讓市民更清楚詳情,以便踴躍參加。

聶德權指,暫時未能提供6,000人的分類,未知當中有多少人是醫生、護士或其他人員。 (高仲明攝)

資訊詳細增信心

記者會展示了採樣過程,亦提供141個採樣中心地址,並透露約6,000醫護已報名參與。在醫護防護措施方面,政府稱已備面型測試,安排保護衣及面罩等。口罩經測試後跟面型相合,有助減低受病毒入侵機會。另外,內地支援隊人數最多為600人,主要留在實驗室工作,不會參與採樣。更重要的是,所有初步陽性的化驗結果,會再由衞生防護中心覆檢,確保不容易有假陽性。當局的解說相信能有效回應坊間種種關注。

然而,一些簡單不過的數據,例如檢測及化驗的最高承受量未能回答,對於參與計劃的醫護分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只重覆回應人員包括註冊醫生、護士、學生和救護員等,但未能匯報各類別數字。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亦只表示參與者有受志願團體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正培訓,確保質素。當然這些只是小問題,但市民對檢測計劃的了解愈多,相信會愈大意欲參與其中。在這些小事上,官員都應該盡力做好。

+5
+9

政府市民要多做一步

另外,檢測計劃只安排網上報名,政府只鼓勵長者等市民找家人或相熟人士協助登記參與,而郵政局及屋邨辦事處亦有櫃位協助預約登記。但普及檢測計劃的參與者愈多,成效愈大,當局應為不善使用互聯網或者行動不便的市民多加支援。例如在電視宣傳片介紹採樣流程,或者透過非政府機構聯絡了解長者意願。參考一萬元派錢計劃,127萬左右港人循書面而非網上登記表格,假設有一半為長者,那就是60萬人,數目不少。

政府形容普及社區檢測是「為己為人」,可謂恰如其分。測試跟戴口罩的道理相似,社會大部分人其實並非感染病毒,但戴了口罩,可減低病毒入侵機會。另一方面,感染者即使無症狀也可以散播病毒,戴口罩可以減低自身不知情下傳染他人的機會。當檢測人手和設備足夠,一般市民參與社區測試,有助醫護尋找隱形患者,切斷傳播鏈,減少源頭不明個案,患者也可以在醫護診斷下,安排適切的處理方法。

毋庸諱言,政府當初高估對市民參與的意欲。在月中,陳肇始稱計劃會有大約500萬人參與,到周五記者會就沒有再提及預計人數,聶德權稱愈多人接受檢測愈好。期望差別涉及多個因素,官民長期的不信任是原因之一,社會樂見理性討論檢測計劃利弊,但有政治人物和醫學界代表訴諸陰謀論,質疑內地支援人員的專業資格,徒添猜忌,絕非好事。同時間,政府起初滿以為市民一定支持計劃,但市民亦要求充足資訊,原來未必輕言支持。檢測計劃也好,其他措施也好,官民建立互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