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真正的衝突不在兩國邊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印度兩國在加勒萬河谷一帶的邊境衝突自5月初爆發至今,仍未有平息跡象。本周一(7日)在原本禁止使用槍械的地區更發生了鳴槍事件,再度令局勢升溫,外間正在評估中印衝突會否最終「擦槍走火」升級成為戰爭。雖然邊境局勢似乎不甚安寧,但中印之間爆發戰爭的機會始終不大。從印度的國內局勢而言,中印的軍事衝突短期內不會輕易解決,但雙方似乎都心知肚明升級軍事衝突無益。事實上,中印兩國的真正衝突不在邊境,而是在經濟上。

新冠疫情對印度的打擊極大,雖然印度早期確診者寥寥,3月間亦曾一度進行封城阻止疫情蔓延,但由於印度衛生水平本來就不高,而且城市人口極度密集,加上封城完結後又欠缺跟進的防疫管控,急於重啟經濟,疫情在今年第二季後快速蔓延。近期,印度的單日確診人數仍在八、九萬間,累計確診數逾420萬,超越巴西成為全球第二多確診個案國家。疫情蔓延也重創了印度經濟,印度第二季GDP同比即使沒有年化也下跌23.9%,超過英國的21.7%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下跌最嚴重者。印度疫情尚未受控,經濟重創後難以復元,估計下半年GDP亦難以有太大反彈。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圖為9月9日,印度海得拉巴的民眾乘坐地鐵時戴上口罩,以預防新冠肺炎。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多人確診的國家。(AP)

印度視中國為經濟敵人

在此情況下,印度國內爆發了指責中國的民粹情緒,莫迪政府正好利用這份反中情緒轉將國民視線從疫情與經濟移走。而此時爆發中印邊境衝突正好成為莫迪政府很好的轉移視線工具。罷買中國貨、禁止中國企業在印度經營、禁止中國手機遊戲等舉動,都令民眾反華情緒得以放大與宣洩,減輕了印度經濟下行對政府管治信心的動搖,也讓一直以印度教民族主義作招徠的莫迪在如此環境中仍能保持相當高的支持度。在沒有軍方機密情況下,衝突當初具體是何人挑起責任難以說清,但既然衝突已經展開,估計印度將無意於短期內快速解決。

雖然印度暫時不想解決衝突,但似乎莫迪政府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如果軍事衝突升級,對印度也不可能有太大好處。印度軍隊最大武器供應商的俄羅斯,卻又與中國有密切戰略伙伴關係,此時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俄羅斯既已加入調解,其實中印升級軍事衝突的機會就很微。先不論中國會不會開戰,但印度在欠缺俄羅斯的軍武下也根本沒有與中國一戰的可能性,印度連放手一搏的空間也不存在。此外,美國一直想加入問題充當「和事佬」,但卻遭到雙方拒絕,顯然印度自己也明白,將美國拖入此衝突對自己也沒有好處,印度不打算當美國的「爛頭卒」,成為代理戰爭的棋子。故此,中印的衝突很可能會繼續這樣不升級,也不解決苟且一段日子。

當然,印度也並非只是單純利用民粹轉移視線而已,其背後真正的目的是利用此「機會」打擊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空間,所以中印真正的主戰場還在經濟面。首先有如燒小米手機等罷買中國貨的活動,印度政府再乘機將情緒轉化為政策,禁止中國企業在印度擴張,例如停止租用中國油輪、停買中國,以及與中國友好的伊朗原油產品、又禁止包括騰訊旗下遊戲PUBG Mobile等中國手機程式等。其實早在年初中國爆發疫情時,印度便借機呼籲企業將生產中國移到印度。中印真正的矛盾是,印度愈發視中國為經濟發展上的敵人,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經濟上的衝突。

印度反中情緒蔓延。圖為執政印度人民黨支持者舉起標語,呼籲抵制中國貨。(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