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政府遲遲不肯大規模收地建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16日)借居屋超額認購之機,推銷在維港外填海造地,似乎想為下周立法會財委會的「明日大嶼」前期研究計劃撥款造勢。填海無疑是「多管齊下」策略下其中一個解決住屋問題的方法,但選址未能解決香港佈局失衡問題,且政府也承認「明日大嶼」的首批房屋最快2032年才入伙,足見計劃遠水難救火。相比之下,收地建屋卻可以較快速度進行,因此政府應以更大魄力一做到底。

收地是解決香港諸多問題的關鍵。政府取得土地後,可運用土地發展主導權,把土地轉化為惠及大眾的社會資源——除了可用來推動新經濟活動,包括在新界北設立新的核心商業區(CBD),紓緩目前市民「職居分離」的老問題,更重要是通過大量興建廉價公屋,做好「二次分配」,讓市民從高昂的住屋成本中解放出來。

單從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承諾大規模收地,足見她清楚香港是有地可用的。惟一年過去,政府的「收地」工作似乎未如理想。自從她在上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會加快規劃和收回私人土地後,政府與發展公營房屋相關的收地項目僅有2020年7月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徵收約11.8公頃土地,以及2020年8月在屯門麒麟圍、礦山村附近收回約2.1公頃土地,範圍面積相比去年9月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發展計劃徵收的68公頃大幅回落,看不見任何加快的跡象。

香港樓價持續高企,輪候公屋者眾。(資料圖片)

收地未見加快

另一方面,作為重點收地對象的「棕地」工作更存在明顯缺失,像是政府委託顧問完成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便一直拖到去年底才公佈,而其結果認為有160公頃「棕地」各自具備較高發展潛力,可是去到今年3月政府仍稱當中逾半約91公頃土地因「面對發展限制而這些限制短期內難以克服」或「位置分布非常分散……難以重新整合以促成較大規模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難以進行發展。至於顧問研究另外提出的290公頃中等發展潛力「棕地」未來又如何處置,官員至今尚未能夠提供答案。

填海造地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千萬不要因而以為香港沒有土地。事實是香港從來不缺土地,只是地不在政府手中,因此政府在收地工作上慢條斯理,着實令市民——特別是正在輪候公屋、屈居「劏房」的基層——萬分焦急。我們並不否認林鄭口中的填海造地是有價值的,但它畢竟是長遠之計。香港的住屋困局有多麼嚴峻,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當局應以更大魄力、盡最大可能收地,這才是紓解民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