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與資本主義的窮人困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電影《麥路人》在疫情期間上畫,故事以麥難民所遇困境作為藍本,描述角色各因不同因由,無奈以一間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為家。現實中,或許市民在麥記各有際遇,有人因為貧窮、有人因為不能面對過往,但不論故事寫實抑或離地,劇本合不合理,電影背後窮人所面對的困境,也值得社會深思。

作為電影,《麥路人》的悲情一方面固然是劇本主動為之,但另一方面,故事亦反映窮人拼盡氣力仍不能扭轉命運的悲劇。對於大部分的麥難民而言,角色在衣食住行上的悲劇滲透在故事不同角落。阿博帶着深仔在波鞋店外的垃圾桶裏回收殘舊波鞋,在公廁洗淨舊鞋轉手賺錢;媽媽與囡囡在茶餐廳食二手飯,再將慈善團體的「愛心飯」裝進飯壼;有人要藉九龍灣開倉回收謀生時,第一反應竟然是九龍灣距離太遠,「不知要行多久」。

電影背後窮人所面對的困境,值得社會深思。(《麥路人》劇照)

悲劇貫穿衣食住行

電影展現了資本主義下「貧窮」的面貌。或許有人認為貧窮是窮人自招、自討苦吃,但貧窮其實有社會結構成因,很多基層本身已是輸在起跑線上,沒法參加資本累積的遊戲。根據2019年統計,現時本港共有140.6萬被界定為貧窮人口,以一人住戶計算,每人每月收入中位數可低至4000元。《麥路人》的角色不是天馬行空,因而也更見香港現況的可悲。市民如要以此收入在香港尋覓居所,在貧窮的催迫之下,有水、有廁所、有冷氣的快餐店自然變成了上策。

貧窮迫使人在衣食住行之間掙扎,打破了不少人尋覓安樂窩的夢想。但若貧窮再加上不幸,更足以讓窮人永不翻身。故事裏董浩博幫過每一個人,但他面對病魔時,只能不斷否認事實。貧窮讓人無法為未來的風險準備(工作三餐不繼,難有儲蓄,自然不會考慮醫保,病時更無能力維持生計),因此當風險成真,疾病對窮人做成的打擊,也比一般人更加致命。一旦跌入貧窮陷阱,窮人更難以單靠自身力量擺脫貧窮。

政府應有角色

麥難民的生活細節,盡是衣食住行的挑戰,那些從黑暗中透來的曙光,大都來自街坊、社福團體,甚至來自麥難民——阿博本身。夜晚街頭的一個「食物站」雪櫃裏面可能放了一些急凍食物、幾個生果,有團體會向長者派飯,連阿博都會為麥難民找來工作機會。然而,沒有多少人因為政府而得救。

電影情節多少帶點煽情催淚,角色病的病、死的死,最終命運變「好」的角色,也無一不作出犠牲。或許不少觀眾對於「為何他們不領綜援」的疑問,讓人想起政府官員要改變綜援觀感的構想。然而在改變觀感之外,政府仍要面對市民基本的居住問題,改善最低工資待遇,針對他們退休、醫療不受保障的生活現況,循提高最低工資、改善公營醫療系統、全民退保等方向,為貧窮人口拉起社福安全網。

從《麥路人》裏,觀眾除了看見故事的悲情,貧窮線下的市民如何收入低微,難以扭轉個人命運的灰暗亦令人嘆息。或許香港政府的官員可以進場看一遍《麥路人》,支持香港電影之餘,也透過電影間接了解一下香港的貧窮人口可以貧窮到怎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