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不能讓「歷史性機遇」成為「歷史性遺憾」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星期三(10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到「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而本周二(10月20日)中聯辦舉辦座談會邀請香港各界代表人士學習該重要講話的精神,主持座談會的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亦有發表講話,強調此一方針「不僅是深圳經濟特區等內地城市的機遇,也是香港不可錯失的重大歷史機遇」。

內地正在進入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這與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再限於以「內向」為主的開放,而是一種「外向+內向」的全方位、主動國際化的改革開放。習近平講話指出在今天的全面改革開改下,「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而駱惠寧亦在此基礎上呼籲香港「需要積極行動,帶頭參與大灣區建設,在開展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參與國家『雙循環』過程中,開拓發展新空間、作出自己新貢獻」。

由此可見,香港未來對大陸改革開放扮演的角色不能再以「老師」姿態出現,更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個積極參與者。粵港澳大灣區的設立,就是這一轉變最重要的載體。無論從中央對大灣區的定位,還是國際格局中的中國角色來看,大灣區都可視作基於中國現有經濟規模、發展模式,以灣區內的龍頭經濟實體為牽引,整合力量形成高效合力的新灣區模式,而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與獨特性只是大灣區發展的一個重要龍頭。用駱惠寧的話來說,國家希望「讓香港更好地保持特色、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在此基礎上與內地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如果香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只能被後浪覆蓋、拋棄。

香港不能單槍匹馬

從世界角度看,每一個國際大城市比如東京、倫敦、紐約、三藩市等,無一例外都會和鄰近地區進行各種經濟上的融合以組成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群。如果香港依舊認為單槍匹馬,憑藉既有發展方式就能再次騰飛,實在無異癡人說夢。世界經濟發展格局正在進行再次整合,中國在當中擔任核心驅動力,香港應在此一發展過程中探索與之前不同的新角色保持自身活力,畢竟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模式與制度。

習近平講話提到建設深圳「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綫」,而他早在2016年1月的一場省部級領導幹部研討班上就說過「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回看香港,古典資本主義引伸發展出來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確實曾為本地經濟騰飛起到相當作用,然而時過境遷,幾乎所有我們賴以成功的因素都正在走進歷史。

若想開闢新的歷史,香港就要與時俱進、適勢而為,讓獅子山精神注入新的內容。這便是駱惠寧周二用《孫子兵法》「善戰者,求之於勢」這句話比喻香港局面的原因,目的是想勉勵香港「善於借力、善於乘勢」,善用本身「國際一流的科研能力和專業服務能力」、「強大的融資能力」、「吸引國際人才的能力」,一邊在「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另一邊「努力搭上國家發展快車」。

香港融入內地的發展是形勢所迫,港人不能再抱彼此區隔態度看待陸、港兩地經濟發展模式,「井水不犯河水」對中央治港是消極的,並且也造就了港人消極看待「一國兩制」與大陸發展的固有心態。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將香港融入到大陸的發展大勢中,正如駱惠寧所言是「合作共贏、相互成就、共同發展」。如果繼續用區隔、消極的姿態看待世界與自身的發展,認為是大陸要「吞入」香港,那是膚淺和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