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廢物量雖跌 減廢步伐不能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環境局局長周三(4日)回應議員質詢時指,香港今年頭半年的整體廢物量比去年頭半年減少5%,相信與疫情下經濟活動減少有關。但新冠疫情之下,餐廳座位有限,市民減少外出聚餐,港人叫外賣隨之增加,在即棄餐具用量大增之下,即使總體廢物量跟隨經濟活動減少而下跌,政府也不能掉以輕心。

香港今年頭半年的整體廢物量比去年頭半年減少5%,相信與疫情下經濟活動減少有關。(羅君豪攝)

擴大塑膠回收計劃

為提升處理廢塑膠的成本效益及公眾對廢物分類及回收系統的信心,環保署分別以三個不同地區(即東區、觀塘和沙田)作試點,推行為期兩年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計劃以服務合約形式聘請承辦商向區內已登記的公私營住宅、學校或公營機構等場所或團體,收集各類型的非工商業廢塑膠,並把收集所得的廢塑膠加工成為塑膠原材料或再造塑料產品。

計劃在東區、沙田及觀塘試行,有350間處所登記,佔先導計劃東區、沙田及觀塘共42至64%的人口。計畫試行期間適逢碰上疫情帶來的龐大網購、外賣增長,市民的塑膠包裝物料及即棄餐具棄置量上升,暫時計劃已收集的塑膠量達至200公噸,與環境局預期目標相若。然而對比本港2017年至2018年期間每日創造的210公噸塑膠餐具廢料,現時三區計劃的回收量可謂幫助甚微。政府應盡快將「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範圍擴至全港,並為計劃的推廣進展訂出時間表,預定有關計劃的進展步伐。

香港現時並無化學堆肥機可提供PLA的分解環境,本地亦沒有回收商負責回收,因此可堆肥塑膠無法進入本港的塑膠回收鏈。(資料圖片/陳嘉元攝)

引導製造商回收

政府去年4月展開的「管制或禁用即棄塑膠餐具的可行性、範圍及機制研究」預料今年年底完成,政府在推動回收塑膠製品同時,亦可從源頭減廢同時入手,減少市民的塑膠用量。例如環境局可研究在向市民推廣自備餐具時,同時與外賣平台或大型餐飲公司合作,在客人叫外賣時將「不需餐具」定為預設選項,鼓勵市民在其他場合亦自備餐具。

環境局亦可研究如何鼓勵製造塑膠餐具者加入回收者行列,而非讓市民及政府負起保護環境的全數責任。例如循塑膠製造商推行生產者責任制,要求製造商透過即棄餐具盈利同時,要為塑膠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負起責任。政府可向製造、進口、批發、零售商等持分者按比例徵收塑膠回收計劃的運作成本,或要求各持分者須與回收商合作回收塑膠,由此分擔回收、循環再造、處理及棄置廢棄產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