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程淑儀署任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的艱鉅任務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管理局現任行政總裁栢志高提早於本月底離任,政府在本周三(18日)宣布借調政務官馮程淑儀往管理局,由下月7日起署任約半年,管理局將全球招聘新任行政總裁。無論馮程淑儀還是其接任人,也要應付五大難題:監督工程依期完成,避免加大赤字,平息管理層的人事紛爭,令藝術展品和文化活動貼近民眾,及釋除民眾對藝術區的政治抗拒。行政總裁職位必然是燙手山芋。

港人早已對西九文化區失望透頂。政府在1998年宣布在西九興建文化表演場館,後來擴大至興建整個文化區。工程固然要時間完成,但二十年未免太長。40公頃土地只有戲曲中心、展亭、自由空間和藝術公園完成,大部分仍是地盤和草地,而且建築物設計屢屢超支失誤,要公帑不斷注資填數。至今立法會財委會已承擔至少400億元於基建和購買展品,未來三年預料赤字39億元。管理層無法為西九止血,卻開闢甚麼臨海葡萄園,予人不務正業之感。

西九文化區前身源自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8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他當時宣布建設西九龍文娛藝術區。2004年,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指,發展計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篷。不過,2006年2月,巨形天篷設計飽歷爭議,港府宣布放棄原有的發展框架,計劃被推倒重來,並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資料圖片)

文化區沉痾待治

再者,管理層人事連番變動,行政總裁換完又換仍未見起色,由有藝術行政經驗的謝卓飛、連納智,到本地政務官出身的栢志高,離任時均未完約。而栢志高提早離任,更被指是耗費太多於工程,又與管理局成員經常吵架。各地藝術或行政人才見此劣績,未必願意來港受聘。

此外,西九文化區一向被批評欠缺香港特色而且離地,例如過往M+的展品跟香港無關。這反映挑選展品可能只着重外地名氣,亦可能缺乏策展能力,無法跟港人產生交集。另外,不少文化人直斥文化區輕視本土文學,對興建文學館不甚了了,戲曲中心亦被本地劇團狠批場租昂貴,而高場租的主因正是因為高建造費。

2016年底,港府突然宣布西九加插故宮博物館,業界事前事後均沒有被充分知會,文化區的政治含義突然變濃。今天社會泛政治化,縱使港人能近距離欣賞國家瑰寶,恐怕仍會令部分人對文化區更加抗拒,新官必須設法拆解。

馮程淑儀現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官至D8政務官,曾出任康文署署長及民政事務局常秘,下月將接任栢志高,署任西九行政總裁。(資料圖片)

換CEO更要換思維

馮程淑儀與栢志高的出身相似,二人均為官多年,而且參與西九故宮項目的籌備落戶工作。不過馮程淑儀多了一項經驗,在2014至2018年間以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身份參與西九管理局,相信較栢志高熟悉文化區事務。她的經驗或能夠帶領管理局以至整個西九團隊回到正軌,在合理財政下完成各個項目,尤其是M+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

除了場館這類硬件要齊備,西九文化區的表演和展覽項目必須要促進中外交流,兼具香港特色,雅俗共賞,例如收藏更多本地藝術家和公共藝術作品,票價和場地租金價格合理。這才令香港人感受到西九文化區是植根香港,而非提升附近住宅和辦公室價值的商業項目。

+3

長遠來說,政府需要全盤檢討博物館在香港定位。這不得不觸碰法例改革,訂立專門的《博物館法》,不再受跟文化範疇無關的《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監管,容許公營博物館更具彈性聘用管理和策展人才,同時引入企業贊助和私人捐款,開拓財政來源。另一方面,政府亦要思考,如何透過香港各項文化建設和人員交流,積極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裏頭,建立文化灣區的願景。即使馮程淑儀任職行政總裁時間有限,她也有責任奠下基礎,好等繼任人順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