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節目再贏口碑 樂壇振興任重道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ViuTV兩年前播出選秀節目《全民造星》以來,不經不覺已經兩度添食。近期首播的《全民造星III》更引來坊間不少熱話,意外成為逆市奇葩。疫症橫行兼《國安法》令社會運動陷入低潮,青年人心焦躁浮動之時,如此一個以一班為追尋夢想的本地青年為主角,在節目中力圖發奮力爭上游、過五關斬六將的真人騷,或能在此時此刻慰藉人心,觸發觀眾對未來本地樂壇重拾光輝的想像。

歌唱比賽或選秀節目在本地娛樂界司空見慣。近年較有印象的例子,便有大台無綫電視的《超級巨聲》,捧出以許廷鏗、林欣彤、胡鴻鈞等的一眾「巨聲幫」。不過不同以往的選秀節目,《全民造星》不止以比拼唱歌為主調,當中亦加入跳舞、戲劇等元素,向塑造全能以及多元的藝員為目標。而自《全民造星III》播出以來,亦多次引起熱話,如一集揉合舞台劇及唱歌的《給十年後的我》便賺人熱淚,另一集《我們》的表演,便被指為香港電視史上的第一個BL舞台劇。

從大台及唱片公司中鬆綁

《全民造星》在比賽形式、元素、風格上都比以前選秀節目有所突破,可見人稱「花姐」的節目監製黃慧君用心。至於節目參賽者質素雖大多表現並非石破天驚,不過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節目的重點亦是在於「造星」二字,參賽者在節目中表現出的努力、成長、真誠,在此時此刻的香港確實有激勵人心的鼓舞作用。縱使其水準難望美國天王天后或韓國的天團項背,但卻也反映本地樂壇新晉後輩當中仍有不少可造之材,正如不少評判經常的感言——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香港樂壇仍有希望。

香港樂壇自2000年代中期一直衰退,2009年無綫因版權問題與四大唱片公司鬧翻,長期杯葛四大公司旗下藝人,力捧自己人的巨星幫。加上四大唱片公司長期壟斷香港流行音樂發展主導權,卻一直不思進取質素每況愈下,而無綫以及三大電台組成的四大音樂頻道亦緊握流行音樂廣播的咽喉。娛樂行業被指都充斥山頭主義,本地樂壇難以健康公平發展。

不過在YouTube等眾多網上音樂平台興起後,樂迷不再依賴傳統的主流音樂頻道認識新音樂,樂壇生態已大有改變。有志的音樂人毋須再賣大台或唱片公司的賬,拍電視劇、拍電影、拍廣告、上大台遊戲節目、搞宣傳,不務其唱歌正業,變相令本地音樂人漸從大台及唱片公司的主導之中鬆綁,創作空間頓時擴大。近年復興的搖滾樂隊如Supper Moment、Dear Jane、ToNick等由地下轉戰地上,而近期冒起的獨立音樂人如Serrini、Tyson Yoshi人氣亦毫不比唱片公司力捧的主流歌手遜色。

選秀噱頭不足革新

除大台主導了音樂廣播外,每年年終舉辦的頒獎典禮認受性及受關注程度亦一落千丈。獎項繁多的新城被指人人有份,無綫則較多得獎者是「自己人」,這些頒獎禮近年的吸引力已不如往昔。其實以現今流行音樂流派眾多風格各異,以十大金曲及最佳男女歌手的形式分發獎項,已遠遠落後時代步伐。如近年台灣樂壇為權衡國內音樂生態並扶持獨立音樂而舉辦的金音創作獎,便創設搖滾、民謠、電音、爵士、嘻哈等不同樂風獎項,使各種音樂形式皆可雨露均霑。

當然外國頒獎禮亦有鬧出過不公平風波,如本年度加拿大歌手The Weeknd便因在格林美不獲提名直斥評審單位不公,被不少歌手聲援,連Justin Bieber亦對其提名公開投訴。不過格林美獎、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全美音樂獎等頒獎典禮以及歷史悠久的Billboard歌曲排行榜,雖然各受到不同批評,但其相比起香港音樂頒獎禮仍是較受樂迷認同及尊崇。在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等諸多音樂串流平台興起後,其各自推出的排行榜更可準確反映網絡世界音樂生態。

然而儘管大台掌握流行音樂工業的光景再不復見,但《全民造星》引起的熱話亦反映傳統主流電視對於流行文化塑造的影響力依然相當顯著。幸而2009年特區政府決定開放免費電視頻譜,繼而引起香港電視申請牌照被拒的一連串政治風波後,多個新電視頻道中以ViuTV最為積極,致力搭建一個有別於大台的流行文化平台。不過在流行音樂工業被大台及大型唱片公司壟斷下長期萎縮後要再次茁長,單以選秀真人騷的噱頭招徠遠不足夠,一個對香港樂壇的大膽想像及破格創新更為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