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或可成為港交所的「大肥肉」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去年在美國的集資總額高達820億美元,是前年紀錄的六倍。眼看SPAC上市風氣愈見盛行,新加坡交易所上月底亦展開相關諮詢,若能成事則會成為亞洲首例。SPAC上市雖有其監管風險,但同時也可以縮短企業上市的成本和時間。隨着愈來愈多中概股因政治因素從美國回流,另覓第二上市渠道,以及科網企業上市集資的需求愈見殷切,香港亦適宜及早探討SPAC可能性,別讓肥水流向別人田。

SPAC早在上世紀90年代已在加拿大問世,並於同期引入美國證券市場,但直至近年才廣為基金經理和投資者垂青。據《華爾街日報》引述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21年走馬至今,SPAC的集資資金已達383億美元,遠超傳統上市形式首次公開募股(IPO)的198億美元。

程序短而快 吸引中小企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又可稱作「空白支票公司」,其目的是企業欲以較低成本和較短時間在市場募集資金,而近年有名的案例則有電動車廠Nikola的併購活動,以及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阿克曼(Bill Ackman)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在上市流程上,SPAC是由投資機構成立沒有業務的「空殼公司」,然後透過IPO募集資金,再尋找尚未上市的公司進行併購,其後則能省卻IPO程序,立刻上市。但與「借殼上市」有別,SPAC的併購目標通常只是有現金而沒有業務的「殼企」,而非前者常見的經營不善企業。另外,SPAC的上市條件亦訂明公司須在兩年內完成併購,並IPO募集的資金放進信託帳戶,若兩年後公司仍未找到合適的併購對象,該畢資金亦須在清算時歸還投資者。

撇除疫情拖低IPO上市公司的估值,並使SPAC成為企業提高流動性的替代方案,SPAC亦有其他優勢值得一提。由於傳統IPO的上市程序均涉及找尋承銷商、舉辦「路演」吸引潛在投資者,以及通過監管當局審查等等,此流程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反之,若SPAC公司能成功物色併購對象,則可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上市程序,期間不僅不須再走IPO的上市流程,令企業可節省投資銀行的承銷費、顧問費和法律諮詢費用等,更可繞過證監會對企業申請上市的重重審查,故獲不少中小企業視為成本和需時更少的融資渠道。

隨着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相信未來將會有愈來愈多中概股,因未能滿足美國當局的要求而被迫退市,須另覓上市渠道,並成為兵家之爭之地。一如新加坡交易所(SGX)上月眼見SPAC上市的風氣愈見盛行,亦正式展開為期兩個月的諮詢,並劍指亞洲「空白支票公司」的地位,而據《金融時報》報道,新交所已經與多家銀行和證券商洽商,計劃看似事在必行,可見SPAC這舊「肥肉」不乏競爭者。反觀港交所雖然近年已引入同股不同權,以便一眾科網企業來港上市,但卻未認真看待SPAC市場的發展潛力,相關研究不多。縱然SPAC跟港交所嚴打的「借殻上市」同樣潛在企業財務造假的風險,但只要當局能做足審查和把關,相信此舉亦能增強本港金融市場的地位,吸引更多中概股回流,並讓一眾中小科網企業更容易集資上市,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