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評審是科學問題 不應政治化科興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爭議了一段日子的科興疫苗在農曆新年期間補交了第三期臨床試驗數據資料,政府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本周二(16日)緊急召開會議討論。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同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委員會認為接種科興疫苗的效益比其風險要高,將推薦緊急使用。坊間有一些聲音對使用科興疫苗提出各種質疑,惟當中不乏偏見與欠缺科學證據的假設。就正如抗疫一樣,疫苗是科學問題,絕不應讓政治和偏見取代科學精神,繼而影響公共政策。

從科興所提交的數據顯示,疫苗整體減低有症狀感染的保護率(即防發病)為50.66%,而兩針相隔28日接種的保護率增至62.3%。雖然不少人質疑比率偏低,但正如專家所指,接種科興疫苗的風險較低,即使保護率只僅超過世衛門檻,但仍然值得接種,可謂「利大於弊」。科興的臨床報告中雖然較少長者,第三期的一萬多人中也只有600多名長者。不過專家許樹昌同時表示,目前有1189萬人已接種科興疫苗,當中約六成人會出現打針位疼痛、一半人會頭痛,但症狀都屬輕微於打針一至兩日後會消失,並沒有嚴重不良反應,證明疫苗的安全性足以達到緊急使用的水平。

▼科興、BioNTech復星、阿斯利康疫苗保護率副作用▼

+3

緊急情況特事特辦

有部分反對意見則質疑科興的第三期臨床尚未有在學術期刊上登出,甚至認為這違反專業精神,呼籲要堅守專業底線,說法似是而非。要疫苗研究在國際期刊發表,主要是為了讓同行評審研究有否缺失,但箇中始終涉及不少程序,或不必要地耽誤時間。而且本港專家委員會12人已根據科興提交的第三期數據,獨立作出評審,其判斷本身就有充份的專業性。正如專家之一的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最重要的是數據,如能在學術期刊上刊出固然更好,但卻只是次要問題。他指很多專家本身就會為這些學術期刊作評核,有能力從數據中批評疫苗是否可靠。

當然,專家並非無可質疑,但質疑必須基於科學,而不是純粹拋出「未等期刊」之類的說法,便全盤抹殺疫苗的數據及效用。而劉澤星亦指出,他不但相信科興第三期的數據可刊於醫學期刊,委員會的評審準則甚至要求更高,而非降低了標準。

疫苗專家顧問一致推薦科興疫苗在港緊急使用。圖為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教授(李澤彤攝)

一般市民仍可選擇

一些反對聲音將批準使用科興講成是「迫市民當白老鼠」,更加是誇張失實。除了特定高風險群體外,疫苗接種並非必然,而且亦不強制性要特定接種科興疫苗,市民可按情況選擇是否接種,以及接種什麼疫苗。即使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擔心,因為其他疫苗缺貨可能致使前線醫護當強迫性地接種科興疫苗,但這本身不應該是針對科興疫苗的原因,而是社會必要權衡的利害問題。始終接種哪款疫苗,不只涉及個人的主觀選擇,也要看客觀上是否到貨。而如今專家委員會既已作出評審及批准緊急使用,便足以證明科興既沒有嚴重不良反應,專家也認為安全可使用。接種計劃應該怎樣安排,便看政府官員的智慧及專家的建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