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全球最低稅率殺埋身 陳茂波須走在人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一年前的財政預算案演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及要當心「全球最低稅率」對香港的挑戰。滿以為司長會隨即綢繆如何在滿足國際法規之餘,提升香港營商吸引力。怎料一年過去,政府對此停滯不前,更坦言等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交代細節才行動,大大落後於形勢。

當「簡單低稅」不再成為「招牌」,香港能否發展出其他新優勢以維持自身國際地位?(資料圖片)

OECD聯同二十國集團(G20)為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和數碼經濟的稅收挑戰,展開國際稅務合作行動打擊規避稅項。現時BEPS一般稱為BEPS 2.0,主要包括兩大支柱,一是重新釐訂徵稅權,即使業務實體並不身處該地,也可就其特定業務的利潤徵稅;二是「全球最低稅率」,即跨國企業要繳付最低水平稅款,否則其母公司將被其所在的稅務管轄區徵收額外稅款。

擬議制度之所以可能威脅香港,是因為香港全球商業金融中心地位相當程度上建基於簡單低稅制吸引國內外企業進駐,而香港一向也被列作國際避稅天堂之一。當「全球最低稅率」實施後,其稅率有機會高於本地企業實質利得稅率,若然如此外企必定會重新考慮香港是否理想落腳地。

疫情更顯BEPS重要

去年預算案演辭花了三段警告BEPS 2.0的影響,但政府在過去一年實際做了些甚麼?陳茂波只說相關諮詢小組已在去年中展開運作,並且交代了一些大原則,如保證應對措施盡量避免波及中小企、維持稅制簡單明確、減低企業合規負擔,以及致力改善營商環境和競爭力吸引跨國企業來港等。此等空泛回應根本說不出具體策略來,可見政府甘於被動角色,甚或對「全球最低稅率」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揚言它對「稅收方面亦會有一些正面的貢獻」。

反觀OECD商討BEPS事宜雖然進度同樣受全球新冠疫情阻礙,但相關工作始終都沒有停步下來,後來還隨着疫情令跨國科介擴張及成員國陷入財政危機而令逐步加快籌組,顯示應對疫情和BEPS 2.0絕對可以並行不悖。OECD在去年10月公布藍圖報告,主張目標在今年中達成協議,而涵蓋對象更由科技企業擴至所有針對消費者的企業,到今年1月底美國新任財長耶倫一反上任政府舉措,表態支持落實「全球最低稅率」,更是為後續談判掃除了大障礙。相比之下,刻意區分抗疫和應對BEPS 2.0的陳茂波,顯然完全落後國際形勢。

陳茂波認為BEPS會對本地稅收方面亦會有正面貢獻。(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控疫與應對BEPS並行不悖

縱然OECD對「全球最低稅率」還沒有定案,但彭博社等媒體近日傳出建議比率可能為13%。若此消息屬實,這比率驟眼看來會較香港的16.5%名義利得稅率低,即香港已滿足OECD要求,然而OECD已屢次強調擬議機制是計算實際有效稅率,而香港實際有效稅率明顯要低於16.5%,例如OECD去年曾評估香港一般公司有效稅為15.2%,坊間更有個案分析可以低到約10%。萬一香港要提升稅率以符合新制度,香港簡單低稅率優勢就將不復存在。

香港固然有可能從BEPS2.0新制獲益,例如從跨國企業在本地業務中抽稅或跟從「全球最低稅率」安排順勢加稅增加庫房收入,但我們不得不考慮另有企業因為稅率調高而另覓他方菩腳,制度整體安排對於香港來說仍是禍福難料,陳茂波預期的多收稅款好夢或許落空。

最後必須指出,稅收並非香港唯一取勝因素,《01觀點》多次指出香港有條件酌量調高稅率以開拓財源、裨益社會,然而此舉有一前提,就是香港能保持各項經濟和社會競爭力,例如基建投資、教育醫療水平、產業政策、商業法規、政府效率等均要領先同儕。觀乎今年財政預算案演辭空有經濟方向而無具體政策,令人擔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陳茂波必須把握未來數月光陰,向企業展示香港迎接稅制巨變,同時改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