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高估赤字與低估儲備的香港政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過去一年,市民不時聽到官員強調香港政府赤字達3,000億,和財政儲備「僅餘」8,000億。但在周三(24日)財政司司長公布財政預算案時,聽到的又不是這兩個數字。

12月7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財政年度赤字「超過3,000億元,財政儲備則降至約8,000多億元」。

12月17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將錄得超過3,000億元的赤字」,「財政儲備將減至約8,000億元」。

1月21日,陳茂波再次表示「預算赤字急升至3,000億元水平,財政儲備亦在一年內減少近三成,降至8,000多億元」。

但周三陳茂波公布財政預算案時,表示2020/21年度財政赤字為2,576億元,既不是「3,000億元」,更不是「超過3,000億元」;財政儲備為9,027億元,既不是「8,000多億元」或「約8,000億元」,儲備按年減幅亦為20.3%,絕對不是「近三成」。

是誰在錙銖必較?

拿這兩組數字出來討論,好似很斤斤計較;斟酌「9,027億元」是不是「8,000多億元」,也好像過於咬文嚼字。而且官員也向來重視期望管理,預先把赤字說得多一點,儲備說得少一點,或許能在公布實數之時贏得一些好感。但8,000億和9,000億的差別在官員眼中可能只是帳目數字,實際上卻影響可以很大。

以今年被取消的公屋一個月租金代繳為例,其只需公帑18億元;縮減至僅得半個月的綜援、生果金等額外津貼,去年只花政府42億。甚至被司局長看為洪水猛獸的臨時失業救濟金,就以最新的7%失業率為例,即使涉及的25.3萬人皆領取政府8,000元津貼,而且政策維持一年,成本也只是248億元。換言之從數學角度而言,即使政府維持公屋免租一個月、津貼「雙糧」及推出臨時失業救濟金,政府的赤字亦不會「超過3,000億」,財政儲備也不會「跌近三成」。後者縱然少於9,000億元,但仍然有8,000多億元。

更何況8,000多億元財政儲備根本不是小數目。按照《財政預算案》的估算,即使未來五年持續錄得赤字,財政儲備仍可維持在7,750億元以上。然而香港政府的官員仍然只為庫房着緊,管理市民對赤字和儲備的期望,對於幫助基層的開支錙銖必較。由此看來,赤字是9,000億抑或8,000億其實並不是一個數字問題,而是說明了香港在位者的心態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