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只能靠填海解決土地問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周四(4日)舉辦論壇,席間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本港只能靠填海增加土地供應,並指其他方法只是「左手交右手」的遊戲。雖然這觀點並非完全錯誤,但本港的發展掣肘並不是因為缺地而起,而是當局不願撼動既得利益者把握的土地,才會只剩下填海這盤救不了近火的遠水。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資料圖片)

團結香港基金周四舉辦「填海解密,解香港之急」研討會,請得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擔任特別嘉賓。黃偉綸致詞時提及填海的「三個基本政府觀點」——第一是「填海才是唯一新增土地來源」,所有其他方法都是「左手交右手」的遊戲,不會增加土地總量;其次是「適量填海」,即政府正籌備的填海工程落成後,填海所得土地佔本港面積約為8.5%,數字較澳門及新加坡為低;最後則是發展和保育是「並行不悖」。

從土地供應而言,黃偉綸認為只有填海才能增加總量之說並無不妥,但填海工程快則也要十年八載才能成事,遠水難救近火,故此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該就是現有土地運用是否至臻,以免迫得政府只能從填海覓得未來發展所需的住宅和商業用地。

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雖然當局認為項目能為香港提供大片土地,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惟首階段填海工程預計要到2025年才展開,更要到2032年才有望迎接居民首批遷入。另外,特首在2020年提出要發展屯門龍鼓灘和屯門西沿海的計劃,但計劃當前仍處於前期研究階段,落成之日遙遠無期。即使兩個項目長遠可為本港帶來數以十萬計的住宅數量,終歸也只是飲鳩止渴的手段。

但本港現時是否無地可用?據美銀美林2019年發表的報告,本港四大發展商——恒地、新地、新世界及長實——現時坐擁逾億方呎農地,其中恒地的農地儲備最為豐厚,共擁有約4,500萬方呎農地。然而發展商囤地多年,政府卻任由此等珍貴的土地資源閒置不用,也無視民間要求動用《收回土地條例》發展農地的訴求,故也算是深層次房屋問題的始作俑者。

棕地發展同屬政府另一個不敢觸碰的議題。據政府的棕地潛力研究指出,現時發展潛力較高的160公頃「棕地」中,僅有25公頃已規劃作發展房屋或其他配套設施以及36公頃獲判斷較適合用於發展公營房屋,但其餘被當作有限制的土地按理其施工難度也不會比從零開始的填海為大。政府不急於發展「棕地」的取態,亦可見於原本應在去年底完成的具有中等發展潛力「棕地」分析結果至今尚未交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剛發表的預算案演辭也沒有提及針對「棕地」的發展方案、收地計劃等。

「01觀點」屢次指出,本港發展困局不在於土地「總量」不足,而是政府不願撼動現有土地利益結構。正如粉嶺高球場的爭議可見,港府在土地大辯論後,儘管曾信誓旦旦表示會全面接納專責小組的建議,並願意收回部分高爾夫球場作建屋之用。惟語音未落,政府便提出「特別過渡安排」,將計劃用於興建公屋的32公頃土地續租予球會三年,可見官員似乎認為讓球會會員打球的權利,遠比改善港人居住環境更為重要。因此,本港並非無地可用才要填海覓地,而是政府懼怕既得利益者才會只剩下填海這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