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子綁架謀殺案觸發示威 警權法案爭議徒令社會失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近日一宗綁架謀殺案觸發倫敦街頭的警民衝突。一名33歲倫敦女子步行回家時失蹤,其後被發現棄屍樹林。涉事警察被捕後震驚全英,大批民眾上街悼念死者,卻惹來警方以違反防疫令為由驅散,一名女示威者更在現場被多名警員壓倒在地,照片廣為流傳後引起外界對英國警方警權過大的指控。民眾焦點亦集中於英國國會正在審議的《警察、罪案、判罪與法庭法案》,批評法案危害公民集會示威自由。

33歲倫敦女子埃弗拉德(Sarah Everard)兩周前從朋友公寓離開獨自步行回家時失蹤,事隔一周後遺體被發現於肯特郡一個樹林。48歲警員卡曾斯(Wayne Couzens)涉嫌綁架與謀殺埃弗拉德被捕後,不少女性紛紛在社交媒體大談獨自夜歸時遭遇的恐怖經驗,標籤#SheWasJustWalkingHome(她只是步行回家)更登上熱搜詞,首相約翰遜亦急發聲明表示關注。大批民眾到其失蹤地點悼念,當中包括劍橋公爵夫人凱特。

3月13日,英國倫敦,民眾聚集在克拉法姆公園(Clapham Common),悼念遇害女子埃弗拉德(Sarah Everard)。組織者申請集會許可被拒,因此宣佈取消活動;但仍有民眾自發前往克拉法姆公園。(Leon Neal/Getty Images)

前年示威被指癱瘓倫敦

不過事件迅速轉向成為針對警方的事件,周日逾千人上街悼念埃弗拉德之時,倫敦都會警察卻以民眾違反防疫措施下的限聚令為由驅散示威者,期間更與部份民眾發生衝突,不少女子被強行拖離現場,更激起民眾對警方的不滿。現時在國會審議的《警察、罪案、判罪與法庭法案》立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有人權組織批評法案賦予警方以「嚴重公共秩序混亂、嚴重財產損失和嚴重阻礙社群生活」限制示威路線、制定開始及結束時間、要求進行噪音管理等。

執政保守黨政府呼籲民眾關注條文內加強對強姦犯及攻撃緊急人員的刑罰,並指此為保守黨的競選承諾,稱不會影響集會自由。當局推出此法案的一個重要背景,在於2019年環保份子發起「反抗滅絕」示威,佔領倫敦的馬路橋樑,阻礙社會運作、報章發售等。當時倫敦都會警察局長狄克(Cressida Dick)表示警方無計可施,向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提出修改《公安條例》。及後夏天因美國爆發的黑人民權示威蔓延英國,彭黛玲亦批評示威可怕,有意加強控制示威活動。

法案中最辣的損毀紀念物最高可判囚十年的條文,正是針對黑人民權示威破壞蓄奴主雕像以來。約翰遜政府僅在投票表決前一周方公佈長達300頁的法案,不但未能讓公眾充份討論,國會議員亦因應埃弗拉德的謀殺案而將重點放在女性保護及示威中的警權爭議。在野工黨亦一改之前考慮投棄權票的立場,明言將反對法案,約翰遜政府則反唇相譏指摘其政治操作。周二(16日)晚下議院以359票贊成、263票反對通過,外界預料在法案委員會及上議院階段將有不少修訂,加強保障女性。

+7

英法社會未見善治

一海之隔的法國,早前馬克龍政府強推的《全球安全法案》在去年底於國會通過後,亦已交付參議院審議,在日前也觸發當地大型群眾示威。法案當中如把發佈及傳播警員容貌行為刑事化等的條文,也惹起法國社會非議,批評此舉將令記者揭露的警方濫權濫暴行為,公民社會將難以制約警方權力。馬克龍借國內對法國教師遭宗教極端份子斬首事件的惶恐,以打撃恐怖主義為由強推安全法,亦旨在一石二鳥,收拾當地持續不息的「黃背心」示威及黑人民權示威。

英法兩國的例子反映約翰遜及馬克龍政府未能善治,疫情持續不退民怨遂生,但兩人只將重點放在問題的表象,未有以強政勵治解決事情的本質。埃弗拉德一案反映英國的治安問題,加強社區安全設施、增加警員巡邏等更為迫切。擴大警權法案即或能針對「反抗滅絕」一類的示威,但卻無法處理英國更根本的社會問題,兩黨藉此互相攻訐顯然也是捨本逐末,只會令社會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