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傳監管Bitcoin即跌 虛擬貨幣陷入漩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周三(14日)上市,但據美國證監會SEC文件顯示,Coinbase行政總裁Brian Armstrong卻在上市首日已出售公司股票套現近2.9億美元(約22.5億港元),多位高層分別減持股份。加上土耳其央行宣布將於4月30日起禁止使用虛擬貨幣直接或間接購買商品或服務,美國、印度亦先後傳出消息指會對虛擬貨幣有相關監管或法律行動.種種傳言或未必成真,都已即時在加密貨幣市場上引起動蕩,Bitcoin價格自62,500美元高位一度跌至52,000元,最多重挫接近兩成。

Bitcoin急跌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謂是美國財政部有傳將出手防範企業透過虛擬貨幣洗錢,亦指財證部將起訴數間有關金融機構。不過有關消息在傳出後已被認為不可信,因為財政部提告金融機構機會不大,有關工作應由司法部來進行,而且針對多間金融機構提控實屬少見,需要刑事調查的案件也不會如此張揚。不過從市場傳出監管消息,虛擬貨幣同時下挫的客觀現實看來,已多少反映虛擬貨幣此前的高昂市值,或許是算漏了各地政府的監管可能,以及政府監管所能引致的幣值波動。

Bitcoin自62,500美元高位一度跌至52,000元,最多重挫接近兩成。(路透社)

普及、監管、再跌價?

虛擬貨幣總體市值由去年3月大約1400億升至現時超逾2萬億美元、多間企業斥資買入比特幣、Coinbase正式上市,這種逐步擴張的資產規模,意味着虛擬貨幣將可能由小眾投資者使用的另類投資產品,變成可能會在主流金融體系上廣泛應用的投資工具。當它是高風險投資品時,專業投資者在衡量風險後當然可以自行作出投資決定。但若要將波動巨大的虛擬貨幣應用在日常交易,甚至是讓廣大投資者在市場上自由買賣,政府需要保護非專業投資者避免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冒受風險,也自然無可厚非。

要想像政府以提控、起訴等極端方式來作監管,短期內或許未必發生。但在虛擬貨幣這類現時波動極大的投資產品上投資時,政府則可能要將應用於傳統貨幣、證券交易的規則應用於虛擬貨幣的交易上,例如限制非專業投資者可以進行的交易種類,甚或要在投資產品與日常應用貨幣之間劃出清晰界限。可屆時的監管措施會對虛擬貨幣的價格有何影響,現時始終難以預測。

屆時的監管措施會對虛擬貨幣的價格有何影響,現時始終難以預測。(路透社)

市場規模狂飆 穩定幣「1:1」成難題

在虛擬貨幣的日常應用上,除了貨幣的波動問題可能導致消費者蒙受損失,市民如何在虛擬貨幣與實體貨幣之間進行兌換,也可能是另外一種風險。

為了應對虛擬貨幣波動過大,難以在日常應用的問題,虛擬貨幣市場上出現了聲稱能與實體貨幣一比一掛勾的資產,而其中一種規模較大的法幣穩定幣(Fiat-backed Stablecoin)便是USDT。它由Tether發行,是每日交易量最大的虛擬貨幣,也是幣市上常見的槓杆、期貨合約媒介,由於它獨立於Bitcoin而與美金掛勾,因此在理論上就算Bitcoin跌到變成零,USDT也應能保持其原有價值。不過,其發行商Tether卻被指其實際資產無法兌換市面上的所有USDT,而且Tether也一直沒有由第三方核發的擔保或監管報告,縱使Tether解釋其有現金以外的其他資產,但其資產種類、資產規模卻一直不明。

在監管缺席之下,這些貨幣是否「值錢」本身並無保證,甚至當各地政府如土耳其般一聲令下禁止用虛擬貨幣買入商品,也會令Bitcoin等貨幣變得虛無。就算有虛擬貨幣承諾能兌換實體貨幣,這些發行人是否有能力履行兌換責任也是未知之數。隨着虛擬貨幣的市值規模改變,這些信用問題最終便不只是少數投資者的個人損失,而是可能演變成關乎實體經濟的潛在危機。各地政府的監管介入,或許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