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普通話考評的需要與智慧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國家教育部在《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中建議香港將普通話適度融入考評體系,曾任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由於目前推動普通話成效有限,應在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考試中撥出一定比例,加入普通話口試。而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教協副會長葉建源則認為,現行政策下的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國家語委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或已足夠。

事實上,普教中、推廣普通話等議題雖在回歸後屢有提及,但在粵語使用比例高達九成半的香港,這不僅讓教育界頭疼,亦每次都讓不少市民如臨「外」敵,引起不少關注。比如2018年浸會大學豁免普通話考試引發了的粵普之爭。這些爭議從根本上說離不開對「中國語文」、「普通話」、「粵語」等概念及其關係的討論。

港星蔡少芬在內地節目半鹹淡普通話反而成為節目亮點。(影片截圖)

中港書同文、語相異

語言分為書寫與聽說。內地與香港幾乎可以說「書同文」,最大差異只在於一個用簡體,一個用繁體。但兩者都屬漢字體系,大部分人生活中在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閱讀障礙。而在用詞上,根據《普通話水平實施綱要》,廣州話與普通話需要轉換對照的用詞只約佔常用詞語表的7%。至於語法表達上,雖然香港會保留一些粵方言的表達習慣與色彩,但教材選文和句法學習都與內地一樣,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所以我們不難發現,香港人與內地人靠書寫交流幾乎沒有障礙。

兩地更大的交流障礙與差異更多地體現在聽說上。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障礙並不只存在於粵語與普通話之間。漢語體系內江浙的「吳語」、江西的「贛語」、湖南的「湘語」等都互不相同,存在溝通阻隔。語言隔閡非常普遍,大到不同國家之間,小到粵方言中也有「四邑話」、「廣府片」的不同。而這種隔閡也確實會在日常交流層面影響到社會溝通與發展。所以國際社會以英語作為國際語言,方便國際性的交流,而內地則以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推行能普遍共通的「普通話」以消除漢語體系內的語言隔閡。

教育機構GAPSK分析過去兩年,合共3000名幼稚園、中小學生參與該機構舉辦的普通話考試學生成績,當中幼稚園考生成績有所上升;而中小學生口語交流佳,但拼音知識基礎薄弱。(鄧穎琳攝)

普通話重要的是實用溝通

故此香港推廣普通話推廣的主要方向在於聽說,主要目標在於能夠無障礙溝通即可,尤其是兩地人口交流愈來愈頻密,香港學生有需要具備聽說普通話的能力。在聽說的考核中,對於文憑試考生來說,雖然不必過度追求完美發音與腔調,但仍應以能有效溝通為前提。

但若推動得過度寬鬆,比如葉建源認為般不設考核,亦可能會讓人失去學習的目標與動力。因此,田北辰建議的增設普通話口試是值得考慮的方向。當然,具體考評應該如何釐訂,會否只予以合格或不合格的評級,達到能溝通與不能溝通的評定等,也值得教育界以至官員慎思。事實上,內地推廣普通話亦沒有設立專門的聽說標準化考核,社會的共識是發音不影響溝通。

而現時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普通話科課程發展指引》中,將普通話學習範疇分為聆聽、說話、閱讀與拼寫四各範疇,建議在整體中國語文課程學習中分配17-30%的課時的意見也可再做討論。畢竟閱讀無需額外再學,拼音不為考核拼寫只是輔助發音時,或更能在有限的課時中精準提高學生普通話對話能力。

普通話與方言文化平衡

其實掌握多一種助於溝通的語言工具絕對為好事,我們無需反應緊張。一些人有反彈情緒,或許在於政治、身分認同打壓的指控,或認為考核脫離溝通實際需要等。此等爭議亦考驗政府如何處理。事實上,如何在普通話與漢語各地方語系之間取得教育平衡,內地各地區亦曾引起討論。廣州政府2010年曾想要進一步推廣普通話,推出在電視台增加普通話節目,又有學校在發現學生說粵語時採取扣分等措施,引發廣州本地的「撐粵行動」,在本地發起多次支持粵語遊行。

廣州在2010年有不少撐粵語行動。(資料圖片)

而近幾年,內地不同地區也在反思過去推行普通話與當地方言保留之間的失衡。比如多個省市學校為了鼓勵學生課後說普通話貼出的「做文明人,說普通話」等標語,讓如今的社會反思這是否過度貶低了地方語言的地位。而不少地方社會也開始感受到新一代會說方言的小孩愈來愈少時的文化單調性,認為失去了過去中國南腔北調的多元特色。

從理念上看,不同語言或方言不應該有高低之別,不同地方語言本身也是地方文化的載體,有保留的必要性。但為了溝通和實際社會需要,書同文、說同語亦有其效率性,尤其香港與內地的關係只會愈來愈密切。這種統一的便利與方言文化的特色保留難點爭議廣泛存在。香港應多方總結內地推廣普通話歷史中的得失,既正確認知同說普通話帶來的便利,也能意識到粵語文化值得保留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