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置盤需求大 政府應助市建局解決融資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市區重建局主席周松崗周二(15日)與傳媒聚會時表示,財政司司長已批准新一份五年業務綱領,規模為歷年之最,並稱本年度將踏入收成期。但他同時亦稱因財政所限,難以每年都推出「首置上車盤」。然而市建局作為法定機構,並不是一般的發展商,當市民面對沉重的置業壓力時,局方不應為了市場邏輯而放棄社會責任。

在最新的五年業務計劃中,市建局預料將會提供1.8萬個住宅單位,總成本達1千億元,而當中有兩個「首置上車盤」項目。一是由局方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其中二千個單位將會撥作首置用途,並於2026年作樓花預售。另一個項目則是位於春田街及崇志街的「煥然懿居二期」,項目將提供260個「首置」單位,並計劃於2023年提前預售樓花。

市建局再接再厲,推出更多「首置」單位,誠然可以滿足市民熾熱的置業需求。2019年「煥然懿居」推出時,當時已收到逾2萬份申請,超額認購逾45倍,而及後市建局再推餘下的43個單位時,更錄得超額113倍的申請,公眾反應非常熱烈,可見「首置」單位以市價六二折出售,另加上最高九成按揭的貸款安排,某程度上亦反映了「夾心階層」的龐 大的置業需求,故市建局再有意發展兩個「首置」項目,也是切合社會所須。

市建局煥然懿居示範單位。(資料圖片)

難以兼顧市場和市民

不過當市民置業需求尚未滿足的時候,市建局似乎已經著眼於財政數字。周松崗稱首置單位以低於市價出售,故此也會影響資金回籠,拖慢市建局其他工程的進度,故不要期望「每年都有這麼多首置單位推出。」行政總監韋志成則預料局方將會在2024年起出現負現金流,屆時或須靠銀行借貸、債劵等方式融資周轉。

然而市建局成立20年來,幾乎大部分時間錄得盈餘。雖然近兩年盈餘下降,但因早幾年豐收,累積盈餘相信未至於耗盡。再者,市建局除了本來的目標和定位是為市區更新,近年《施政報告》亦屢次指示市建局提供更多資助房屋,因此市建局不應該僅因為一些財政憂慮便放棄為市民提供可承擔的居所。

當然,興建資助房屋將影響市建局的財政能力,政府根本而言亦須協助解決其財政煩惱。儘管局方的代表已表示,即使未來有資金流壓力亦毋須尋求政府注資,但政府或向局方提供免息貸款,這不但可減省銀行借貸或債劵的利息開支,同樣亦可以將節省的支出補貼部分「首置盤」的差價。長遠而言,港府現有豐厚財政儲備,運用時亦可參考早前成立「房屋儲備金」,從中調撥部分資源,確保市建局財力完成「首置」項目,其效用跟與房委會的協議大同小異。這兩個做法既能解決市建局的財政壓力,亦能滿足市民對房屋的殷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