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朗移走可樂惹熱議 現代人與廣告的角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葡萄牙球星C朗拿度周二(15日)在賽前新聞發佈會上,將身前的兩瓶可樂移走,及起舉起一枝清水,說了一個「水」字。這小小動作隨即引起軒然大波,可口可樂股價在C朗記者會後下跌1.6%,市值損失40億美元。事件首先引來可口可樂發文回應,及後歐國盃賽事總監Martin Kallen亦作出警告,表示一旦有球員再做出相同舉動,歐洲足協(UEFA)可能出手懲罰。

在C朗移走可口可樂贊助品之後,歐國盃其他球員亦對贊助品作出相似舉動。例如意大利球員文奴亞盧卡迪利同樣移走桌上可樂,法國球員普巴亦在記者會上將喜力啤酒移開。他們或有健康考慮,也有宗教原因,但是這些現象都讓我們看見贊助商產品的身影處處。甚至在個別情況下,縱使一些商品未必盡然對民眾有益(例如香煙、酒精、零食、高糖飲料),他們也依然在每日透過廣告來提升曝光率,吸引大眾消費。

意大利球員文奴亞盧卡迪利同樣移走桌上可樂。(Getty Images)

歐洲足協:與贊助商關係重要

資本社會之下,商品與廣告位置可以說是孿生兄弟,一個供,一個求。例如體育產業,一些盃賽便需要提供宣傳空間,以收取廣告費來維持運作。主辦歐國盃的UEFA,便有大筆收入來自贊助、宣傳等方面收益。根據UEFA在2019/20年度的年報所示,他們去年有近4.2億歐羅直接來自包括贊助在內的商業權益;另外約26億歐羅來自傳播權等媒體權益,亦即間接透過其他電視、轉播平台的收費或廣告收入取得。

因此當C朗風波鬧得沸沸揚揚,UEFA也不得不提醒各參賽隊伍及球員:「他們與贊助商的合作關係對賽事進行,以及對歐洲足球發展都不可或缺。」而UEFA與贊助商的合約責任,也是賽事規則的一部分。在商言商,贊助商既然付了金錢,他們也自然能夠買起宣傳和展示的機會。

可口可樂:不同產品符合需要

無所不在的廣告或許也提醒了我們,日常消不消費甚至消費時候購買甚麼雖然看似是消費者的個人選擇,但實際卻未必如此。在資訊流通的年代,各種不同的廣告訊息(例如廣告、贊助)近乎泛濫地向大眾襲來,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人類的注意力。這些廣告的霸佔時間,有可能在左右我們的消費意向。

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廣告宣傳自然對企業顯得重要。在2000年至2003年間,當時UEFA的商業權益收入仍只有3.5億歐元,但到2018至2021年間,UEFA已透過贊助等途徑取得近13億歐元收入。而C朗拿度在記者會上把可樂移開,可以說也是以另一種方法指出:大家可以選擇喝水。但又如可口可樂其後指出,他們提供各種飲品,包括符合運動員需要的健康產品,這大概亦可見企業能夠因應大眾的關注、市場的需要再調整策略,想辦法迎合消費者口味。從這角度看,現代人與廣告產品之間的角力,可能也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