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流動牙科車停運 區議會德政有待發揮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葵青區幾年前落實真正惠及街坊的社區項目,透過提供廉價牙科和眼睛健康護理服務提升基層生活質素,實屬德政。然而,項目當中的流動牙科服務因為無人接手而閒置,流動牙科車運作四年多就有被「劏車」的危機,甚為可惜。不論政府、區議會、醫學和慈善團體均應設法重啟服務。同時,區議會以至政府汲收經驗,日後在地區層面衍生更多良政建議。

葵青區議會開辦流動牙科服務,源自政府在2013年向各區區議會撥款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當其餘大部分區議會決議把撥款用於基建和設施,葵青區和南區用於提供服務。回顧葵青區議會文件,區議員曾拋出不同方案,包括建造工程,但區議會負責社區重點項目的督導委員會主席提醒項目應能盡量惠及不同分區,亦要考慮效益和對象,而地區民政專員亦認同此方向。在一番討論後,區議會決定把撥款用於為區內長者提供的牙科及眼科護理服務,以及設置健體設施及資訊站。事後證明,顧及整區居民利益的方針推動區議會選取社區服務作為項目。

葵青區議會開辦流動牙科服務,源自政府在2013年向各區區議會撥款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資料圖片)

求診街坊眼睜睜看牙科車閒置

仁濟醫院在2016年3月啟動流動牙科服務,兩部牙科醫療車在區內幾個選址設站,為年滿60歲的居民提供廉價口腔檢查、補牙、杜牙根、X光檢查、製作假牙等服務。這計劃反應不錯,截至2020年9月底,有6,442人、共23,315人次接受服務。整個項目預留4,000萬元開支。

然而,仁濟以牙科車不宜進行入侵性治療,以及牙醫不願在車上工作為由,在2020年底服務合約完結後便結束服務,並早於8月便停收新預約。在9月底,有2,300多名已預約居民在輪候,估計到項目結束之時,相當部分不能接受服務。令人失望的是,隨着計劃結束,本來有用的醫療車卻遭閒置,更面臨被棄置。事實上,在計劃蘊釀之初,葵青區議會就關心計劃能否延續,立法會財委會在討論撥款時也提及此問題。政府在2014年1月明確表示區議會與營辦機構致力確保服務持續,例如仁濟會擴展服務對象至葵青區所有居民,並以收回成本的模式運作。

公營牙科服務匱乏,過往已見不少長者請願,冀改善長者牙科服務。(資料圖片)

仁濟不再續辦,似乎與當時的預計相違背,亦導致醫療車去留無法定奪。即使醫療車環境不適合工作,仁濟亦應提出替代方案,確保服務得以延續,例如在固定場所增加牙科服務。另一方面,區議會受制於財政,難以無限量補貼參加者,即使今年曾提及有500多萬元款額可以運用,也許只能令服務延長數個月,預算很快又會用光。一直以來,既然地區牙科服務殷切,當區議會無計可施,又眼看器材浪費,政府應該及早介入,設法延續服務,例如聯絡賽馬會或者公益金資助。若然醫療車真的要報廢,內置器材亦可轉至地區康健中心,達致物盡其用。

政府挽救服務 區議會重拾初心

類似的困境同樣出現在南區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包括眼科服務和復康巴士接送。現時距離計劃完結尚有一半時間,承辦團體只回應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以自負盈虧或第三方支援財政,意即對計劃完結後的去向未有定案。

區議會洞悉地區牙科、眼科、復康巴士等需要,透過政府撥款設計服務,值得肯定。近期政府與區議會劍拔弩張,區議會一時三刻難以有效運作,但從長遠看,區議會仍是官民溝通的橋樑,亦是重要的地區諮詢機關。要解開地區政爭死結,政府不妨採取主動,以葵青區議會為試點,聯合區議員、醫療和慈善團體,着手延續長者牙科服務,並進一步探討恆常化服務,藉此展示政府和區議員大有合作空間,務實處理地區政務。政府介入有另一好處,是鼓勵其他區議會仿效葵青和南區區議會作風,不論是服務還是基建工程,在構想時也要時刻顧及全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