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矛與盾——去中心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地位曾經一時無兩的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近日遭受到重大的打擊,價格從4月高峰超過6萬美元下降至近來一度跌穿3萬美元,價格遭「腰斬」,大量投機者因此損手。從時機上看,比特幣跌價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受到美國通脹壓力所影響,另一方面近日又遭到中國政府進一步打壓「挖礦」及交易。不少人都會留意到,比特幣被過度炒作,炒價已遠超其內在價值。不過,從更根本的問題上去看,比特幣所意欲帶起的金融概念改變,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中並沒有茁壯成長的土壤,這才是注定了比特幣至今仍只能淪為投機工具。

不少人都意識到比特幣從一文不值到以萬美元計的價值,當中包括了不炒作的成份。然而,即使是炒作所致,比特幣本身也要有一個值得讓人「發夢」的願景,才可以受到炒家的青睞。比特幣不存在實體,也就是說與傳統金銀以至實體資產不同,它本身不存在實體價值。而與一般既信用貨幣也不一樣的是,比特幣並沒有任何公權力(除了少數地區的政府試圖將比特幣「法幣化」外)保證其「法幣」的使用性,也就是說其交換價值也是一個沒有保證的狀態,只能看交易雙方是否接受它作為交易媒介。

比特幣的「夢」

雖然比特幣的價值是如此不安定,但它仍然描繪了一個非常創新的貨幣體系——一個完全不受政府所干預,價值完全建基於市場供求及去中心化的貨幣環境。比特幣不單完全不受各國央行支配,也不受單一主體所操控,供應只能從有限的加密計算(俗稱「挖礦」)中提供,而且這個供應本身也是有上限。從這個方面看,比特幣甚至比起傳統用於對抗主權貨幣的黃金更有自主性,因為黃金的供應尚且受到一定的控制,發挖也並非完全有限制。因此比特幣被市場寄予「新黃金」的地位。

比特幣描繪了一個交易可以由市場完全「話事」,不受貨幣供應影響的願景。對於極端的自由市場信奉者,這無疑是最貼近理想的狀態。可以說,這也許就是比特幣這類虛擬加密貨幣最大的內在價值。

比特幣遭狙擊是意料之事

不過諷刺的是,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卻正是其最大的危機。因為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目標,相當於直接威脅和削減政府通過貨幣政策調節經濟的能力,不單侵害了國家主權,更可能令決策當局失去應對市場風險的工具。因此,比特幣的「優點」也註定了它一定會備受到各國大國的警剔與打擊。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曾指「若果去中心化,當金融市場崩潰,邊一個去救市?」,認為「去中心化」終不會成功。

對於向來重視市場自行產生的金融風險的中國而言,更加不能容忍比特幣的發展。近日,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打擊比特幣的措施。從5月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決定要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開始,短短一個多月,各省開始打擊虛擬貨幣相關的「挖礦」業務,周日(20日)四川省更有多個「礦場」被強制停電。至周一(21日),中國央行又約談了幾大銀行以至於支付寶等重要支付工具,要求它們嚴打比特幣交易。

不過,這其實並不是新鮮事。只要熟知中國比特幣政策與立場,實在不難發現中國在打擊比特幣問題上已經多次表態。早於2014年,央行的研究報告就已經指出了比特幣存在政策、法律、投機、洗錢、替代等五大風險。其中被放在首任的政策風險,所指的赫赫就是比特幣去中心化將對貨幣體系產生威脅,影響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比特幣無法保證市場不會失控,但如果任由它發展,屆時政府面對市場失控很可能無工具可用。及至2017年,中國已宣布國內全面禁止比特幣交易。也可以說,中國政府這輪對比特幣的打擊,只是進一步完善其本來的政策。

而隨着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威脅愈來愈明顯,也不獨只有中國對之警剔。事實上,依靠操控美元供應而獲得巨大利益的美國,更有潛在原因去壓制比特幣的發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及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都曾指出比特幣存在逃稅、洗黑錢等問題,對金融安全也存在威脅。可見,在當下的國際格局中,比特幣的優點正成為其被打壓的原因,實在位處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