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係的新瓶舊酒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28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像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宣布《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一些人認為中俄正在走近,以抗衡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但某程度上,這並非什麼新鮮事。

2001年7月16日前,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上任才一年多的總統普京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下稱《中俄條約》)。《中俄條約》共25條,當中第25條、亦即最後一條訂明,「如果在本條約期滿一年前締約任何一方均未以書面形式通知締約另一方要求終止本條約,則本條約將自動延長五年,並依此法順延」。

事實上,在今年3月,兩國政府已達成協議,商定《中俄條約》效力延長五年。由此可推論,習近平與普京此次會晤,更大程度是借助《中俄條約》之契機會晤,是政治作用大於續約之必要性。

美俄峰會後 習近平晤普京

由於美國政府近年正與歐洲國家聯手,有圍堵中國之勢,總統拜登本月中(16日)亦在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外界自然揣測習近平此次與普京之會是志在抗衡美國外交攻勢。但這種解讀容易忽略了中俄關係本身的必然性及延續性,亦即中國並非因當下一時三刻的需要才與俄羅斯加強走近。

先不說中共政權向來與俄羅斯(或蘇聯)關係千絲萬縷,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與俄羅斯翌年便互視為友好國家,隨後再先後提升為建設性夥伴關係及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故此,兩國在2001年達成《中俄條約》,只是沿着此軌跡發展的結果,以法律形式將政治關係固定下來。事實上,不論是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或是現任的習近平,他們就任後首個外訪國家也為俄羅斯,便可見中共政權對此北鄰的重視程度。

國際秩序的兩套理解

當然,從《中俄條約》的內容來看,已可隱約看見兩國對美國不認同的姿態。例如第一條強調「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第二條「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也不相互採取經濟及其它施壓手段」,第二條「互不將戰略核導彈瞄準對方」,都與美國例外主義、干預外交及華盛頓共識不同,且「俄方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也與美國軍事上保護台灣的政策相悖。

但與其說中俄走近只為抗衡美國,倒不如說兩國對國際秩序的理解較為接近,且有別於美國的一套。而雙方的原則性分歧,亦未因廿年過去而明顯減少。在後特朗普、後疫情年代的今天,似乎矛盾更加大。此亦解釋了為什麼在習近平和普京會晤後,中俄聯合聲明指出「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反對在多邊機構中搞政治對抗」。

由此角度看,中俄的睦鄰友好既是廿年前的舊酒與今天的新瓶,但國際秩序中的矛盾與張力也是大同小異。問題是如何促進中俄美的互相理解,以致能尊重彼此有不同意見的權利,不因個別分歧而激化矛盾。這亦可謂大國之責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