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向普京伸橄欖枝 分化中俄關係不容易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美俄兩國領袖周三(16日)於瑞士日內瓦會面,為美國總統拜登旋風式訪歐的最後一站。近年美俄關係因普京吞併克米里亞、2016年干預美國大選等事件而陷入冰點,又因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通俄門嫌疑而未能收善。不過隨着中美衝突因香港、新疆、台灣等問題不斷升溫,國際形勢驟變,美俄雙方皆有各自的誘因,欲在長期敵對的關係中尋求新突破。此次的峰會雖然實質成果不多,但兩人會後的正面評價刮起的一片和風,亦反映出美俄關係從過去的冰點漸次解凍。在未來中美兩極爭霸的新形勢下,俄羅斯將成為雙方爭取的對象,對於普京來說自然是此次峰會的大贏家。

此次美俄峰會選擇於瑞士日內瓦舉行,正是1985年時任美國總統列根與蘇聯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舉行峰會的地點,當中自然是花過心思。當年戈爾巴喬夫在國內經濟疲弊之下上台,主張推動改革重組,推動經濟及政治開放政策,並積極與西方修補關係。當年美俄關係在日內瓦峰會後大幅改進,雙方亦就軍備競賽中取得共識,令美蘇冷戰格局得以緩和並最終結束。當時列根便以俄國諺語「信任但要核實」(doveryai, no proveryai)形容美蘇關係,而戈爾巴喬夫亦以美國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一件做好的事的報酬便是把之辦妥」,雙方皆以步步為營的態度與對方建立合作關係。

1985年,戈爾巴喬夫(左)和列根在瑞士日內瓦峰會達到反核戰共識。(網上圖片)

普京:中俄關係歷來最好

事隔三十多年,美俄關係自然遠不如列根與戈爾巴喬夫的蜜月期。拜登便明言美俄關係不建基信任,而是自身利益以及自身利益的核實,可見雙方亦是以不信任的狀態重拾對話及合作空間。不過同時普京亦稱讚拜登穩重、經驗豐富、有建設性,又仿傚前人引經據典,以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人生中沒有快樂,只有快樂的微光」名句,稱此際雙方雖非家人般彼此信任,但已看出些許微光。此話雖是輕描淡寫,但比起幾年前劍拔弩張的狀態,已是一大突破。雙方在多個議題如雙方大使、削減軍備、網絡攻撃等議題上有所進展,拜登甚至直接給普京從能源到供水的十六項領域清單,要求俄方不得施以襲擊。

拜登此刻向宿敵普京招手,顯然是衝着北京而來,拜登此次訪歐的七國集團及北約峰會便是要拉攏西方盟友劍指北京。拜登年初上台後,國務卿布林肯、國安顧問蘇利文與中方代表楊潔篪、外長王毅於阿拉斯加會談,楊潔篪以教師爺身份當面訓斥美方代表逾十七分鐘,雙方一輪脣槍舌劍後不歡而散,中美關係便一直風高浪急,跟日內瓦和風煦煦的場面差天共地。儘管拜登會後稱美俄有共同利益,又指中俄有連綿千里的邊境,欲分化中俄的用意明顯,不過克宮在峰會前多次重申與北京的堅實關係,又發佈中俄合作的國際月球科研站指南,普京上月接待到訪的楊潔篪時亦曾表示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不過普京縱橫國際廿多年,一直奉行以本國利益優先的現實政治。自普京2014年揮軍吞併克里米亞令其遭受西方制裁,其不得不改變傳統東西並重的雙頭鷹外交,逐漸向東傾斜與北京愈走愈近。不過俄國經濟雖然可借助中國經濟發展緩和國內經濟長期不振的困境,卻因此而對中國市場日益依賴。當中國成為俄國最大貿易夥伴時,俄國在中國貿易額中卻不入十大。不少俄國官員亦批評北京不斷竊取俄國的軍事技術及航天科技,亦為雙方更緊密軍事科技合作蒙上陰影。而且在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戰略下,北京在俄國世代視為腹地的中亞各國大舉投資,令中亞多國逐漸擺脫俄國倒向北京,亦引來克宮的忌憚。

乔·拜登总统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 2021 年 6 月 16 日星期三抵达瑞士日内瓦的“Villa la Grange”。(美联社照片/帕特里克·塞曼斯基)

中美拉攏俄羅斯或成贏家

隨美俄關係解凍,普京毋須如昔日因現實局限倒向北京,而可採取平衡外交,在中美爭相拉攏之下謀求俄羅斯本身的最大利益。事實上克宮亦一直不只尋求與北京合作,反而亦同時增強與印度、越南等傳統友善國家關係。如去年中印邊境衝突期間,俄方便向印度出售多架先進戰機及坦克。雙方多年來亦一直共同研發新型武器,如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蘇-57第五代戰機等。身為前共產兄弟國的俄越合作亦甚廣泛,俄方向越南出口P-700花崗石導彈、基洛級潛艇、蘇-30戰機等,皆有其地緣戰略考慮。兩國2018年更無視北京反對,於南海紅蘭氣田鑽探石油,一旦美俄解凍印越等與俄合作亦更可靈活。

中俄關係雖然仍相當堅實,但亦不乏暗湧。雙方當初因共同敵人美國而走到一起,如今美國向俄方伸出橄欖枝,對中俄關係來說始終會造成一定挑戰。1956年中蘇交惡後繼而爆出珍寶島事件,及後北京衝破意識形態藩籬與美國破冰,至今仍然世界外交史上的傳奇。今天中美俄三國之間雖難以出現如此戲劇性的逆轉,但中美關係於短短數年急速惡化,前國務卿蓬佩奧去年更在尼克遜圖書館上提出對北京「不信任並要核實」,全面推倒過去數十年的接觸政策,亦是難以預料的劇變。本來同以俄羅斯民族偉大復興為號的普京,恐怕不會甘於作中美任何一方的附庸,如今中美爭相拉攏反而令普京意外成了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