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供過於求 中醫院吸納人才只是其中一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一(28日),本港首家中醫院舉行開院籌備儀式,預計2025年落成,同年第二季陸續投入服務。中醫院全面投入服務時,提供400張病床,以此推算,規模相當於黃大仙醫院,聘用200名全職和兼職中醫師,固然是吸納中醫師的理想渠道,負責營運的浸會大學,其校長衞炳江表示中醫院能吸納本地大學培訓的學生,但不排除個別專科需要引入海外專才。然而,政府和業界均預期中醫師未來供過於求,雙方在推動中醫科研、教學和醫療之際,要及早規劃業界人手,既不致浪費本地人才,又能提升民眾健康。

政府在2017年發表《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出中醫數目在2016年比需求多716人,推算2020年多354人。在此之上,本地中醫執業試臨床部份的生數目近年持續上升。根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數字,在2019年底,本地有7,500多名註冊中醫,由2012年至2019年,考生總數上升超過一倍至948人,及格者增加七成至346人。這意味着供過於求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張偉麟指出,中醫院服務全面展開後,將設有400張病床、每年可處理逾31萬人次診症。

哪些專科需引入人才?

觀乎近年香港在鬧西醫荒,公營醫院的醫生短缺已經拖長病人治療時間和治療質素,中醫師供應充裕不是壞事。業界有意見指應以提高門檻,增加考試項目來限制中醫師入行數目,保證服務水準。考試準則定期更新,確保選拔業界精英,做法合情合理,但業界不應以考試限制執業人數來「保飯碗」。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統計指出,及格者數目的確上升,但及格率卻逐漸下降, 反映考試內容已達一定篩選作用。反之,我們要善用這群專業人才,提升民眾健康水平和科研發展。

中醫院在吸納人才的角色相當重要。校長稱本地三家大學均能提供足夠人手給中醫院,是向業界和學生派派定心丸,給中醫師在私人執業或任職診所暨教研中心外的另一出路。然而,他又稱不排除個別專科需要引入專才。人才交流有助增進知識技術,香港不應隔絕外來中醫,但在人手供應過剩的前提下,營辦者應早日解說哪些崗位和分科的中醫師短缺機會較大,給業界得以回應評估是否合理,又可鼓勵學生和業界專攻「渴市」範疇,增強競爭力。

中醫院將於6月30日起正式動工,預計2025年落成。(張浩維攝)

公營化門診助增中醫需求

中醫院只是吸納中醫人手需求的一部分,在整體社會層面,中醫的需求大有拓闊空間。儘管中醫診所俯拾皆是,但市民向中醫求診沒有想像般積極。統計處調查指出,市民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期間,曾向中醫求診的人數佔總求診人數的比例為14.6%,比率和人數也不及2014年,原因之一是中醫藥至今仍未納入公營基層服務體系。

現時政府提供的資助中醫門診是與大學和非政府組織合作,並設有籌額,而且收費為每次120元,比俗稱「街症」的普通科門診貴,只有綜援和年滿75歲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受助者獲豁免收費。最直接的後果是,一般基層病人要麼選購成藥,要麼為節省醫藥費而留在西醫體系。即使中醫獲納入醫療券,受惠者也是長者。因此,政府應擴大資助額,長遠亦應把中醫門診納入公營體系,以吸引更多市民向中醫求診,增加中醫及醫師需求之餘,順帶減輕西醫門診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