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召回立陶宛大使 東歐國家的冒進外交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部周二(10日)宣布,由於立陶宛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在當地設立辦事處,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及「一個中國」原則,嚴重捐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駐華大使。從外交角度而言,召回大使的訊息明確且嚴重,有不排除演變成斷交的意味,考驗立陶宛是否承受得起後果。

事實上,很多與中國有邦交的國家亦與台灣單方設立或互設辦公室,但一直以來也未有引起中國的指控。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亦表示,歐盟方面不認為設處與設立大使館或領事館的意義不同,並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歐盟也在台北設有歐洲經貿辦事處。那麼為何中國獨是對立陶宛與台灣互設辦事處反應如此大?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左)挺台立場堅定。(Twitter@Lithuania MFA)

關鍵並非設處 歐盟模糊問題

互設辦事處的講法其實轉移了眼線,模糊了問題核心。從中國外交部的官方講法清晰可見,中方反對的不是設處行為本身,而是台灣當局能以「台灣」名義設處,違反了兩國外交的共識。

中國不承認台灣為一個主權實體,而台灣的政府亦不代表中國,因此一直以來,台灣當局只能以「台北」名義與其他承認「一個中國」的國家打交道。就如同剛過去的奧運會,台灣得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台灣一直在外國設置也是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名義。如果立陶宛與台灣的交流仍依「台北」名義,自然不會違反中國所理解的「一國中國」原則。歐盟的外交人員不可能不知道「台北」與「台灣」名義在外交問題上的差別,此時將問題轉行到「設處」問題上,很明顯是轉移視線。

中、立兩國積怨已深

中國不但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亦要求立陶宛駐中國大使離開,是相當嚴重的外交抗議。然而,考慮到中、立兩國近年的關係積怨已深,台灣設處事件只是駱駝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自中美對立矛盾激化後,立陶宛政客在包括新冠追責問題、新疆、香港、台灣等中國視之為主權的問題上,幾乎完全站在美國陣營向中方施壓。更有甚者,今年5月立陶宛在宣布退出中東歐「17+1」合作機制。立陶宛是主權國,退出合作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其高調呼籲其他國家一起退出,自然令中國感到不滿。

立陶宛為台灣站台,不論是台灣當局以至民間都心存感激,甚至掀起了一片立陶宛風,例如理應是介紹中國及台灣地區歷史為主的官方機構「國史館」竟發文特別介紹這個東歐小國。不過從現實角度看,立陶宛與台灣的經濟紐帶根本很弱,而且經濟互補性很低,所謂的「互惠互利」難有多大成效。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日前感謝美國、日本、立陶宛致贈台灣疫苗。(facebook @ 羅致政粉絲團)

在中美博弈這一盤大棋中,立陶宛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台灣對中國擺姿態的國家。立陶宛、斯洛伐克及捷克三個東歐國家早前同向台灣捐贈新冠疫苗,捷克參議院議長去年更曾不顧中方反對官式訪問台灣。但在中方施壓後,捷克政府亦不得不逐漸與台降溫,再沒明顯挑釁舉動。從此角度看,即使立陶宛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很低,但面對中方召回大使,其政府會否繼續採冒險的外交手段?若然立陶宛不會改變行為,中、立關係很可能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有所改善,最壞情況當然不能排除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