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只知棄舊而不懂迎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電台自1980年起製作、至今已屆41年的《城市論壇》停止製作,同樣的節目時間已經換上內地的歷史戰爭影視劇集《大決戰》。《城市論壇》據指復播無期,變相今年7月18日播出的一集成為了節目的「絕唱」。

當年香港的經濟發展雖然一日千里,然而社會對於公共事務討論的氣氛卻非常冷淡,時任廣播處處長張敏儀遂向當時的新聞司霍德以及布政司夏鼎基建議,製作鼓勵公眾參與公共討論的電視節目。參照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演說廣場」(Speakers' Corner)設計的《城市論壇》,終於1980年4月13日首播。節目安排在維園的大涼亭設立公眾討論平台,並邀請老師帶同學生出席,自此便成為了幾代香港人參與公共討論的重要途徑。

《 城市論壇》在7月18日季度停播前的最後一集,以環保論題「餐廳走塑 自攜為環保 多行一步 你我同做到」,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為嘉賓之一。(港台《 城市論壇》截圖)

開啟社會公共事務討論之聲

節目本身除了啟迪了公共討論和空間,亦見証了香港的高山低谷,從主權移交的討論到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高峰時期是所有關心社會的市民大眾在星期日中午了解社會問題,聽取正反雙方意見,學習凝聚共識的重要途徑。

隨著2000年打後多項社會議題引發爭議,節目的發展雖則時有引發台上的嘉賓之間互相攻伐,甚至有出現台下的觀眾「插嘴」發言;然而種種「激烈的」討論爭辯卻又是另一種讓公共議題在社會中發酵和醞釀的途徑。2007年7月,皇后碼頭的拆遷引發社會對於香港保育政策的爭議。當時的香港電台遂以「皇后碼頭去與留,保育發展共籌謀」為題把《城市論壇》的節目移師到皇后碼頭現場直播,並且邀請得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學者以及參與保育運動的青年一同討論香港的保育政策。

儘管當時的討論被劍拔弩張的畫面所覆蓋,而皇后碼頭最終亦難逃拆卸、發展的的結局,當時的《城市論壇》卻促使了政府與民間互相理解對方在「保育和發展」理解上的差異。時任局長林鄭月娥亦在《城市論壇》的末段提及對話的積極一面,就是「開拓了一個相當廣闊的平台,讓往後能就發展和保育進行理性的討論」。而在同年的施政報告中,「全面文物影響評估」最終成功被納入有關文物保育的部份,並在往後幾年幾座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包括前中環街市、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舊中區警署亦一一獲得政府從新評估和保留,可見一時的劍拔弩張看似激進和沒有結果,但討論空間卻是讓政府、社會、學界及市民可以同時反思問題,並醞釀政策的改變。

《城市論壇》在Facebook上載了林鄭歷年出席節目的照片。(城市論壇 香港電台Facebook圖片)

得來不易的公共討論氣氛

廣播處前處長張敏儀在憶述《城市論壇》的緣起時,曾說道「有些電視節目播放時,人們不覺得有何可貴,但當它消失了,人們才突然驚覺怎麼消失了」,並形容節目創造出「得來不易的公共討論氣氛」。事實上,香港社會發展到今天的多元和自由,政治人物、學者和市民都熱烈地參與民間社會的各種政策倡議,亦有賴在公營廣播上製造出討論公共政策的氣氛和空間。

誠然,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一成不變,媒體更加如此。《城市論壇》的收視率並不理想,過去十多年來予市民的印象都只是「維園阿伯」的對罵場面,已經愈來愈少人會在星期日的中午,抽出一小時觀看這個清談節目。在互聯網的年代,雖然節目放在YouTube等網上平台,但收看人數亦不見得多。作為香港電台之首的廣播處處長假若因為收視或資源效率,而決定不再製作此節目,原因或許合理。

但正如一間商業機構也不能只知刪減業務,而不懂開拓新發展,如果節目收視未如理想,港台更應該改革模式,製作出切合21世紀香港社會需要的公共事務節目。過往《城市論壇》鼓勵了一部份市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幫助市民了解各方的意見,並且讓官員把政策愈辯愈明。在《城市論壇》終止製作後,香港電台又有什麼填補這個空隙呢?廣播處處長自3月到任後,作出了不少節目改動。但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未來能如何依據《香港電台約章》履行使命,為市民帶來高質素的節目及服務,社會目前仍然未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