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襲廿年|反恐戰爭與纏繞不散的恐懼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911恐怖襲擊已經20年,恐擊在一瞬之間奪去了接近3,000人的性命,破壞了無數的家庭,亦同時改變了美國社會以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911發生後,美國社會牢牢地記住了客機撞毀了世貿、國防部大樓的一刻,憤怒又焦急地尋找國內國外的敵人,因此發動了兩場的「反恐戰爭」,推翻了他心目中的有份「資助恐佈主義的邪惡軸心國家」。

恐怖主義意圖以散播恐懼來達到政治目的,其行徑令人憤慨。過去20年美國幾代人都在為2001年發生的事情療傷,並且期望徹底把極端主義剷除。經歷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後,最近亦完成撤軍安排,結束了這場「無盡」的「反恐戰爭」。然而,美國社會又有沒有反思過,不少極端主義的組織或許都曾經接受過美國中情局直接或非直接的資助,是為冷戰時期中美蘇兩國在國土以外的代理人戰爭的產物?911廿周年,美國人慶祝戰爭已完結,再次哀掉恐襲中失去的至親和性命,但美國以至西方社會又是否活得更和平安全?

2001 年 9 月 11 日星期二,在世貿中心發生恐怖襲擊後,消防員走過一條滿是灰塵和碎片的街道。兩架噴氣式飛機撞向雙子塔,將它們倒塌並用碎片覆蓋該區域。 (美聯社照片/理查德科恩)

令人質疑的美國外交、軍事政策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Steve Coll在2004年出版了《幽靈戰爭》(Ghost Wars)一書,曾經引起美國社會一時的哄動。Steve Coll翻閱了中情局的解密檔案,並且鉅細無遺地把美國中情局從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起在當地活動呈現出來,特別是在阿富汗透過巴基斯坦以及沙特阿拉伯情報組織資助了阿富汗聖戰者(Afghan Mujahadeen)制衡蘇聯在區域的勢力擴張。

他在書中提及1989年後蘇聯解體並撤出阿富汗,美國及後亦對有關地區失去了興趣,拉登以及蓋達組織進一步極端化並且成為國際的恐怖組織。儘管美國政府曾先後回應並沒有「資助」並「創造」出拉登及其組織,並強調在當地的情報活動是「更複雜而非容易解釋」,但卻無法否認美國過往曾經直接或間接助長了極端主義,亦最終令美國的國土安全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其後更多其他相關書藉出版,亦提出類似的質疑。

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Steve Coll在2004年出版了《幽靈戰爭》(Ghost Wars)一書,曾經引起美國社會一時的哄動。(網上圖片)

文明衝突愈見尖銳

在911恐襲後,白宮急於防範美國本土出現第二次的恐怖襲擊,隨即收緊了各種的自由。國會先後通過了《美國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以及成立美國國土安全部等,擴大了美國安全機構的權限以及賦予執法機關搜查個人通訊器材和拘留可疑人士。社會在恐襲後亦趨敵我分明,向小布殊政府的反恐政策提出異議的國家和政黨均被形容「你要麼跟我們(美國)同一陣線,或者站在恐怖份子的一方」(You are e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恐襲的陰霾改寫了911後的美國社會,同時美國亦為恐襲過後的種種政策付上了沉重的代價。更重要的是,恐怖主義沒有因為美國的反恐戰爭而消失,反而在歐美社會發生一場又一場的恐襲,穆斯林與歐美白人社會的文明衝突尤其尖銳。

儘管美國社會在9/11襲擊後花費了接近一年的時間完成高規格的調查,並且發表長達500頁的報告詳細分析為什麼911襲擊發生以及其前因後果,其報告卻似乎未有觸及並檢討美國過往霸道的外交、軍事、情報政策,未有反思美國的外交政策在怎樣的程度上助長了極端主義的出現和滋長。

即使總統拜登在911廿周年之際全面撤出阿富汗戰場,拜登政府的官員卻一直強調將以無人機或非派遣地面部隊繼續當地的反恐工作。耶魯大學的歷史與法律教授Samuel Moyn就在美軍完全撤出阿富汗前夕在《華盛頓郵報》批評,拜登政府只是礙於經濟和人命成本撤出阿富汗,但美國卻沒有放棄在當地使用軍事力量,並相信衝突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來。

耶魯大學的歷史與法律教授Samuel Moyn就在美軍完全撤出阿富汗前夕在《華盛頓郵報》批評,拜登政府只是礙於經濟和人命成本撤出阿富汗,但美國卻沒有放棄在當地使用軍事力量,並相信衝突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來。

平等尊重才是最佳反恐

911恐怖襲擊雖然過了20年,但很多人仍然沒有忘記客機撞毀世貿大廈的一刻,數以千計的人命被犧牲,無數的家庭陷入痛苦之中,不少人餘生都活在恐怖襲擊的陰霾之下,那帶傷痕就算20年過去亦歷久常新。然而,粗糙的反恐方法並不能撫平恐襲傷痕,各國領袖和管治精英不能不反思極端主義抬頭的背景因由。檢討過去的政策措施,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其他的文明,才是堵截恐怖主義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