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警是科學 應對措施是治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短短三日內經歷了兩次八號暴風信號,兩次颱風訊號只是相隔60小時40分鐘,創下了本港因不同熱帶氣旋而帶來二度8號風球的相距時間最近紀錄。頻密的熱帶氣旋警告除了反映全球暖化下天氣趨催多變極端,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對於天氣預警和有效的應變措施都有殷切需求。

上周五(8日)颱風「獅子山」襲港期間,一名女工在三號風球期間工作並意外身亡。天文台固然只能根據科學的天文預測發布訊號,誠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邱騰華所言「局方不參與天文台決定」,但政策局按照不同情況的應變措施以至指引守則又是否完備,足以保障市民的財產和人命?

+3

機制以外的彈性應變

香港天文台天氣警報從1884年起發展至今已經百多年,服務一直與時並進,並曾經一度是亞洲最重要的氣像預測機構。自1960年代起,天文台就尤其制定了各種警報訊號,包括颱風警報訊號、雷暴警報和暴雨警報等;並且逐步制定了不同的應變措施,目的在於減少因為天氣變化而引致的各種意外。

根據現行的機制,天文台主要參考由8個涵蓋全港參考測風站組成的網絡所錄得的風力資料以及全港超過100個雨量站的數據,作出天氣預警的信號。而根據教育局指引和《僱傭條例》等安排,各所學校以及僱主和僱員作出相應的安排。然而,要真正協助市民應對惡劣天氣,天氣預報是不足夠的。特別是香港人口稠密,各區跨區工作比率持續上升,而且城市化的發展亦令市民低估了各種自然災害可以引發的意外,政府部門的指引守則和應變措施就更是重要的城市治理和應變計劃的一部份。

例如在黃色暴雨及三號風球下,中小學按指引應如常運作,但個別地區的天氣可能非常惡劣,需要彈性處理。教育局在「圓規」襲港前便指出,家長可因應天氣情況自行決定應否讓子女上學。又如勞工處雖已制定有關《颱風及暴雨警告情況下工作守則》,鼓勵顧主和顧員及早就惡劣天氣工作情況作安排,但政府除了在提供指引上,卻似乎未有積極的全盤思維考慮極端天氣為市民帶來的不便。上周女工意外事件,便引起社會關注惡劣天氣下的建築相關勞工安全。

應對天氣要治理思維

天文台是技術、專業的部門,不論從屬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或是環境局,相關人員也只能參考客觀的數據發天氣預警,在惡劣天氣出現前讓社會有所應對和準備。但具體的應對是怎樣,就需要更高層官員的統籌和彈性,因此責任就更在於管治香港的官員如何理解專家的意見,並且制定有效機制和作出及時應變措施。

不只是天氣預測,過去香港在處理疫情等事情時,特區政府也依重專業和技術分析,這是應該的,然而專家提供的是數據和科學理據,作為特區的管治者才是作出重要決定的官員。政府部門必須經常檢討現行制度安排,以及在每次事情中靈活彈性地應對。

在今次颱風「圓規」襲港前,天文台以致各個政府部門都有效地傳達風暴訊息,市民都因而有較好的預備,證明政府都有能力做得更好。隨着極端天氣愈來愈多,相關的決策局又是否可以汲取經驗,有更完善的治理思維服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