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完結任期 不能滿足於「復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立法會於本周三(27日)完成本屆最後一次大會,建制派議員在告別議案發言,回顧五年點滴。拉布、濫用議事規則不再,審議和通過的議案數目亦顯着上升。然而,議員的議政質素距離理想仍然遙遠,本屆議員只能說是表現合格。

在告別議案當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和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也讚揚中央訂立《香港國安法》令議會擺脫內耗,恢復議員憲制職能,而梁君彥和代表政府回應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也用以下統計證明本立法年度立法工作重回高效:有46項政府法案獲通過,較以往幾個年度的約20項為多。

第六屆立法會最後一次大會完結後,議員在議事廳大合照,非建制派的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沒有在場。(李澤彤攝)

建制派、政府同須問責

過去泛民議員不斷提問來阻延法案和財委會撥款,令興建骨灰安置所、橫洲公屋工地平整和濾水廠及食水供應等公務工程延遲,令民生改革滯後。建制派議員拿泛民對比,在告別議案強調通過了多條民生議案,例如劏房租務管制、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禁止出售電子煙和加熱煙等法案。

通過民生法案是重要的,但建制派只是說出事實的美好一面,卻避談了對另一些民生議案採取消極處理的對策,例如拖拉16年的垃圾徵費法案。法案藉議會延任一年「復活」,怎料建制派一度提出重新審議,擾攘一番後決定續審,最終於8月底通過法案。若果建制陣營更積極進取,就可更早落實政策,推動城市減廢。

當然,在行政主導下,議員均受制於政府的議案提案權。過去五年立法會會期,政府到本年初才提交劏房租管、加強舊樓消防安全、統一法定假日和引入醫生等議案到立法會,特首林鄭月娥更表示提出這些建議是因為立法會「回復或大致上回復正常」。事實上,泛民建制黨派對大部分民生議案無異議,政府的說法有如掩飾在社會動盪之後才意識到民怨之深,官員應該為漠視民生問責。

立法會三讀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通過有關完善選舉制度的條例草案,形容屬香港重要歷史時刻。(盧翊銘攝)

更重要的是,政府仍未能撼動一些既得利益,這見諸於撤回專營的士和一手樓空置稅議案。這不是說這兩議案能夠一步到位地解決問題,然而政府連這一小步也不做,又沒有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法,難令大眾信服日後還有一大步。

本屆議會內鬥、行政立法拉鋸,令香港元氣大傷。中央出手後,相信來屆議員也不會再有混亂。議員的職責是監督政府施政,而香港最迫切的是解決房屋土地問題和既得利益集團控制。議員不分黨派皆應克盡己職,督促政府施政,要求法例和政策均以去除不公不義為目標,才無負市民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