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不應再高估赤字和回避加稅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本星期日(11月7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隨筆網誌表示自己正在「籌備開展下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諮詢工作」,並且指出今個年度的財政赤字可以「遠低於年初時的估算」,但當中主要得益來自於土地收入一類非經常帳項目,而在經常帳上仍然有着入不敷支情況。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未來公共資源的籌措和運用應該考慮幾個因素,包括讓市民有「獲得感」、推動「共同富裕」與「疏解深層次的住屋和貧富懸殊矛盾」等。

《基本法》第107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回歸以來渡過的23個財政年度裏,香港只有八個財政年度曾經出現赤字,它們分別是1998至1999年、2000至2005年及2019至2021年。1997年3月底特區政府期初結餘為3706.77億港元,到本年9月底期終結餘則為8120.58億港元,兩者差距為4413.81億港元。

高估財政赤字早有前科

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裏低估收入、高估支出並非什麼新鮮事,像是在2005年至2019年間政府綜合開支便僅得一年的實際盈餘不是高於當年預算,其中最誇張的一年是2017至2018財政年度起初綜合盈餘預算為162.88億港元,實除結算後達到預算數額九倍以上的1489.74億港元。另外港府在2008年至2014年間原先均預計會出現財政赤字,然而政府綜合開支最後於未計入債券及票據償還款項前卻都已經出現盈餘。

至於過去兩年本港之所以會出現高額赤字,其實也正如陳茂波所言,主要是因為「應對過去兩年的疫情和經濟下行,我們採取了力度甚大的逆周期措施以緩減經濟下行對市民及企業帶來的壓力」。有關措施所產生的財政壓力按理在疫情結束後便會消失,而在這種情況下非經常帳仍能夠維持可觀收入。依照司長自己提出要區分帳目處理的邏輯,它們亦是和土地收入狀況一樣「難以作為預測翌年數字的有效指標」,不應當用來解釋財政赤字數額的預測。

擴闊稅基撐起經常開支

至於司長提出近年港府經常開支升幅不及收入,如果延長觀察期間恐怕也非全然準確。就以教育範疇為例,網誌聲稱過去五年政府相關經常開支累計提高了25%,而政府統計處及庫務署資料則顯示2016至2020年間一般收入帳目及各基金的經營收入升幅為11.6%,表面來看確實令人擔憂,然而若將計算年限擴至1998年至2021年間,即可發現這23年間政府經營收入大增近160%,比較根據去年修訂預算裏教育經常開支得出的137.2%為高。

況且對於經常帳的財務情況,陳茂波網誌明明已經點出了「香港稅基狹窄」此一重要問題,但他隨即竟然將焦點放在退稅、退差餉的受惠人數不多之上,甚至由此牽扯到推行每項非經常性「派糖」項目都要考慮「覆蓋寬廣度」和「是否公平」,而非按照正常邏輯推論如何擴闊本港稅基以便繼續維持這些扶助措施。這種說法難免令人覺得他單純是想找藉口削減相關開支,卻根本沒好好為長遠怎麼增加財政收入作打算。

近兩年的財政預算案演辭裏,陳茂波都說過要「考慮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或調整稅率」,然而在此期間唯一相關舉措實際只有調高了股票印花稅稅率,對於坊間關於一手樓空置稅、資產增值稅與累進利得稅等建議置若罔聞,尤其當國際社會有關「全球最低稅率」的工作迎月再度取得長足進展,低稅吸引外資優勢即將變得蕩然無存。如果本地財金官員不想讓「共同富裕」等理想停留在拾人牙慧水平,他們到底還要回避擴闊稅基問題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