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育也要掌握「十四五」機遇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本星期一(11月8日),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下稱《文物規劃》)公開發布,其內容訂下了在2025年達到「文物安全形勢明顯好轉,文物保護水平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實現躍升,文物機構隊伍力量增強、結構優化」的目標,包括像是讓文物科研人員增至4.12萬人、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中引入科技考古和保護等方向,以及建設多個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等。

今年初的「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求「加強文物科技創新,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國工程,開展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加強文物和古籍保護研究利用,推進革命文物和紅色遺址保護,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制度。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加強世界文化遺産、文物保護單位、考古遺址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而今次《文物規劃》就是落實相關工作的具體規定。

文物保育不能只看經濟

《文物規劃》部署多項任務,範圍觸及文物保護工作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包括促進理科與工程學科同文物保護深度融合、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優化社會文物管理服務與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等。反觀香港本地文物保育政策主要側重保全歷史建築,也不太重視跟其他科研學院或文博藏館的互動,卻經常以「活化」的名義,與發展商進行商業操作。

今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聲稱自己與同事「通過『保育中環』、『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起動九龍東』等創新政策,採用地區營造手法推動城市建設、市區更新、文物保育、海濱美化、園景綠化等,並取得一定成效」,但將文物保育與其他工作一同置於這些政策下,這個安排本身即能窺見港府是以經濟角度考量文物價值。至於她指2008年設立的文物保育專員「漸見成效」和「凸顯政府對該政策範疇的重視」,看來更是自欺欺人而已。

善用數字化向公眾開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文物規劃》放在首位的任務為強化文物資源管理,當中涉及完善文物登錄制度、建設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同時還要求現有館藏文物做好高清數據採集和展示利用,製作向公眾開放使用且具備查詢、檢索、分析功能的數字化系統。雖然近年特區政府也有推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統一藏品管理系統」,可惜當中蘊含的館藏藏品數量與資訊豐富程度明顯尚未能夠令人滿意,甚至可以發現大量欄目沒有填入任何資料以致形同虛設。

早在2016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對文物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地方政府「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而今次國家《文物規劃》剛好也提到要「深化内地與香港、澳門文化遺產合作」與「充分利用香港、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優勢,發揮國家海外文化陣地積極作用」,那麼我們是否也應該把握這個「十四五」機遇,完善一下本港文物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