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試驗離地 薩爾瓦多失敗可料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美國聯儲局即將加息,國外資本市場自年初便一直低迷。近日再加上烏克蘭戰雲密布,市場波動更顯急劇。美股道指於本周一(24日)曾一度跌超過1,100點,隨後尾市卻又市急速反彈至倒升數十點。同樣,作為近年資本市場新寵的加密貨幣近來也經歷了巨大波動。以比特幣為例,它去年11月最高位時曾報68,000多美元,至周一最低位時則被「腰斬」至33,000美元。

高風險的金融產品大起大落本來並非什麼奇事,然而對於期望加密貨幣可以成為真正交易媒介的人來說,這卻無疑是個非常壞的消息。剛好去年9月起,中美洲小國薩爾瓦多(El Salvador)便正式將比特幣與美元並列為該國的法定貨幣,成為世界首個給予加密幣「法幣」資格的主權國家。如今觀之,這場經歷了三個多月的「實驗」恐怕是以失敗收場。

比特幣作日常交易困難重重

經濟常識告訴我們,一個理想的交易媒介必須要有穩定的購買力。如果一種貨幣的價值在短期內不斷有「過山車」式的變化,其購買力無法作出穩定估計,最終只會令一般用家放棄使用,即使定為法幣也會出現拒收及黑市交易等問題。顯然,在兩個月內價值腰斬的比特幣很難滿足到理想貨幣的基本條件。

薩爾瓦多是世界首個給予加密幣「法幣」資格的主權國家。

事實上,當地普遍民眾根不不願意使用比特幣作日常交易,有九成民眾都不接受使用比特幣。所謂的「法幣化」,只是政府帶頭以國庫買入它來「炒幣」。儘管近日比特幣的價值大跌,但薩爾瓦多總統仍然堅持繼續加倉,早幾日他又在社交媒體宣布買入了410個比特幣,估計總共持有1,500至1,800個比特幣。

政府將儲備大量變為比特幣,相當於將國家金融體系押注在比特幣之上,對該國的經濟穩定性更有很大威脅。近日,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公開警告薩爾瓦多,並發表聲明敦促該國政府盡早放棄將比特幣視為法定貨幣。

施政不可離地

薩爾瓦多比特幣的實驗失敗不單反映了該國政府將國家財政押注風險資產,更反映了領導層離地萬丈的政策思維。該國領導層一廂情願地以為只要將比特幣定為「法幣」,再加一些利誘政策使足以令人民改用比特幣,殊不知人民根本不賣帳。

多數人民使用貨幣都是用作日常交易,並非拿來充當投機資產。就算是富有國家如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意願投資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更何況薩爾瓦多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僅是美國的不足6%。比特幣根本沒有作為日常交易貨幣最需要的信用度和方便性,失敗其實早可預期。當初推出「法幣化比特幣」政策的決策者,連人民基本需求也弄不清楚便推出這麼高危的政策,實在足以為天下之鑑。

香港施政者雖然未至於會用公帑「炒幣」,但施政有時亦不夠貼地,最終想像與效果往往有很大落差。遠的包括政府處理反修例示威完全離地,才使問題變得如此嚴重。而自疫情以來,不少防疫政策都被批評離地,例如曾經禁午市堂食使工人得在路邊吃飯,最近因Omicron爆發推出的圍封強檢,也未能第一時間盡力照顧好被圍封市民的日常起居。又例如去年底通過的「劏房租管」條例,又未有考慮到長約及先行加租等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沿自於政府不夠「貼地」了解真實民情,也反映了施政仍有改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