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是改善安老政策的契機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屯門大興邨興泰樓上周六(5日)晚上被列為強檢大廈,需要進行兩日圍封強檢,直到周一(7日)早上約九時獲解封。是次圍封強檢除了發現了15宗初步陽性個案及1宗檢測結果不確定個案外,亦發生了一宗悲劇,有保安員在解封後發現一名71歲老翁於家中暈倒,醫護人員到場檢查後,證實老翁已不治,毋須送院。

在涉事單位鐵閘外,貼有一張寫有「不需派反(飯)」的字條,雖然未知是否在先前由死者自行貼上,或是由圍封工作人員因發現無人應門而貼上,而老翁離世亦未必與疫情有直接關係,可能純粹是一件不幸的事件恰巧在圍封其間發生。但可以肯定的是,獨居長者欠缺社會支援的問題在疫情下愈見困窘。

涉事單位門口貼有「不需派反」的字條。(陳浩然攝)

獨居長者需要社會多加留意

有記者於疫情簡報會上問及衞生署是否知悉有關個案、會否知道興泰樓內有獨居長者,有否對他們的狀況作出了解,及若未來再有大廈需要進行圍封強檢時,署方會如何照顧他們的健康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回答說,「手頭上沒有詳細資料,故未能作出補充」。

獨居長者的情況相信不是衛生署的負責範圍,但其他政府官員是否有足夠重視及危機意識,亦不無疑問。其實政府不妨多加善用圍封強檢的時間,在到訪每家每戶的同時,將發現有獨居長者的單位記錄起來,並將相關資料轉交至社會福利署作出跟進。

興泰樓有長者於單位內猝死。(陳浩然攝)

注入重視社會小眾的施政意識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結果,香港只有長者的家庭住戶數目達261,421戶,當中更有接近六成是獨居長者,獨居長者住戶數據比起2006年時的數據大升逾五成,可見問題不應被輕視。而在疫下影響下,他們的生活、健康和社交狀況均比普通多人家庭更需要關注,例如減少了社交活動就對他們的心理及精神健康有機會造成負面影響。

在疫情持續超過兩年後,仍然未見政府有提出針對他們而設的政策,反映出獨居長者在疫情下欠缺適當支援。政府可以考慮參考「平安鍾」提供的其中一種服務,為他們增設支援熱線,讓長者未至於落得孤身一人同時亦無人可以傾訴的慘況。

政府一直呼籲市民居家安老,但對於獨居家中的長者支援服務卻不足,是香港社會中的一大諷刺,長遠要更完善地應對獨居長者問題,政府必須要意識以家庭優先的社會福利政策並不足以滿足現時社會需求。目前政府雖然設有安老事務委員會,但例如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委員會似乎較為重視院舍接種,對於院舍外長者的情況未見提及很多。上個月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被問及政府架構重組時會否以跨局方式處理老人事務,強調她亦認同安老事務須跨局處理,當局能否有更好的架構的同時,亦注入重視社會小眾的施政意識,值得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