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有規劃 勿拍腦袋議政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多名中港貨運司機染疫,跨境貨車滯留文錦渡引致中港物流受阻。其中一個最明顯影響便是市民近日得捱貴菜,市面能看到超過40元一斤的菜心或是100元一斤豆苗,比正常價格高出兩倍以上。

近日有建制派議員在網上直播議政時提到菜價高昂,建議保護本地農業,例如留部分農地,不要全部拿來起樓。市民捱貴菜固然無奈,但單因為此便提出發展本地農業,則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思慮不全。

本地農業發展要有計劃

其實香港並非沒有農地,根本毋須特別保留。按政府2017年的統計,全港共有4,400公頃農地,當中有3,700公頃為荒廢農地,要不然發展農地和「棕地」也不會成為近年的議題。香港農業不興不是因為沒有農地,而是因為沒有人耕作,而其原因是農業的經濟收益遠比城市工作低。

近年隨着本土思潮興起,有人提倡振興本地農業。但要發展本地農業必須有客觀的計劃,不然可能只是種口號式的幻想。從事什麼經濟活動主要是依據經濟邏輯,而非只靠熱誠,要持久有人種田耕作,從事農業的收益便得要與城市工作有競爭力。近日的貴菜成因只是因為疫情阻礙了物流,問題很快便會緩和,只因為數天的貴菜難以說服人投入本地農業生產。

+5

即使有人因此投入本地農業,但要長時間維持下去便需要有競爭力。例如2020年疫情初起之時,口罩甚為缺貨而炒高了價格,有不少人看到機會便投資本地口罩生產線,不過隨着內地復工後,口罩供應大增,不少本地生產線最初因為欠缺競爭力而被淘汰。

假如想發展本地農業,便要有改善長期競爭力的具體發展方案,例如利用高科技在室內大規模耕作以減低成本等,不然都是紙上談兵。

香港無法完全自給自足

另一種提倡本地農業的原因是認為香港必須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不能所有問題都依賴內地供應,這便牽引到香港對內地依靠程度的大問題。

香港只是一個城市規模的地區,包括內地以至於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城市能全面的自給自足,客觀現實上必須某程度上依賴其他地區供應。以糧食而言,內地近四成人口為農村人口尚且得進口糧食,香港難有空間讓四成人口從事農業,更難言糧食自給。所以本地農業最終可能只是小眾產業,對自給自足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這並不代表香港得全面依靠內地,但既然不可能什麼都獨自包辦,那在選擇什麼東西要自行生產的時候便得考慮效益。效益包括了經濟及非經濟因素。經濟因素易懂,如果一項產業能有可觀利潤,自然有動機自給自足。而非經濟因素則要顧及物品對市民生活的必要性,以及其供應的穩定性等。舉例來說,香港是否要以海水化淡取代購買東江水,一方面便得考慮成本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東江水未來的供應及質素是否穩定,最終才能得出一個合理的決定。假如單純因為有一天內地供港的東江水出現小故障,便拍腦袋地說要食水自給自足,那便不是嚴謹的政策。

內地是香港的腹地,香港對內地必然會存在一定的依賴。至於什麼應該依賴而什麼不應該,則要有理性的政策討論,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做法,這尤其值得政府官員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