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的政治考慮就是社會利益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上周《彭博社》刊登了一篇文章《為何世界需要中國的清零政策》(Why the World Needs China’s Covid-Zero Policy),指出清零政策避免了中國疫情大爆發,確保了中國的產業鏈能持續穩定地繼續向世界輸出貨物,過去兩年中國不斷上升的出口量說明了其成功。文章認同清零雖然經濟代價很大,但不清零的代價卻更大,因此世界為了穩定的貨物供應,應該支持中國的清零政策。

不過在此文章刊出不久前,西方不少在質疑中國的清零政策。例如年初美國政治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發布2022世界十大風險預測,將「中國清零政策失敗」列為第一位。國際貨幣基金(IMF)及高盛的分析師則紛紛警告維持清零將令中國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彭博的這篇評論無疑與這些質疑大相逕庭。

中國維持清零不是面子工程

疫情已持續兩年多,加上Omicron變種的致死率比過往的變種要低,令不少人認為疫情已快到達終點,也因此近來有關於是否要繼續維持防疫政策,以及如何決定疫情終結的討論也愈來愈熱烈。而一直堅持嚴格「動態清零」的中國自然成為這些討論的風眼。

中國的清零政策並非不可以質疑,但很多說法都夾雜了政治偏見,當中最常被引用的理據就是指中國因為先前大力宣揚清零的好處,錯失了與病毒共存的機會,而中共為了堅持自己的政治正確,為了保存面子必須繼續堅持清零。

中國內地仍然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先不論這種假設充滿了陰謀論,其邏輯亦不太成立。首先,中國施行政策向來重視因時制宜、按實際情況調整具體措施。一旦政策實行不如理想,中共毫不遲疑會作出調整,並不存在所謂「面子」問題。就好像內地去年對樓市的調控被認為力度過猛,中央在第四季也開始放寬了房貸等限制,可見政策非一成不變。

更何況,內地的官方專家例如曾光等人,都多番提過不可能永遠清零,清零現階段仍對中國社會和經濟有最大效應。換言之,清零並不一定愈長愈好,而必須衡量利害,思考如何才能令整體社會和人民獲得最大的利益。

唯一的政治考量應是人民

彭博社刊出的文章雖然不是以中國的利益出發,但也反映了西方也並非一面倒的質疑中國的清零政策。西方不少專家雖然認同Omicron可能是導向疫情終結的徵兆,但也同時認為應謹慎應對其可能的變化,尤其是病毒仍有變種的可能。正因為就快看到終點,我們更應該慎重行事,避免在衝線前一刻才跌倒。

近日不少歐美政府陸續取消兩年以來的防疫措施,包括英國在內。當地《衛報》上周末一篇題為「為何如此快?:世界專家對英國取消疫情防控措施的回應」('Why so fast?’: world experts react to England ending Covid curbs)的文章,就以訪問各地專家的形式,質疑英國政府非基於科學理念,而是受政治因素所影響。

自2022年1月27日起,英國正式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室內不再要求戴口罩,政府也不再要求人們居家辦公,此外在進入場館與參與活動時展示疫苗通行證也改為自願。

科學無疑只是客觀的數據,防疫這般大型的公共政策涉及眾多利害取捨,很難完全撇離政治因素的影響。但要防疫政策當中若必要涉及政治考量的話,便應該以整體社會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為先。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其實也帶有政治考量,但那是為了追求中國社會最大的利益、盡最大力量同時保障中國人民的生命及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