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否真的代價太高?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自從去年中起,內地各地持續爆發疫情,嚴重者如西安更封城一月有餘。至本周四(27日),內地通布過去一日內新增25宗本土病例,多個重點城市如深圳、上海等成功「清零」,本輪疫情似乎受到控制。

雖然內地這次還是能控制住疫情,不過與以往所不同的是,愈來愈多人開始對「動態清零」政策提出質疑。內部而言,西安封城的亂象開始引起一部分思考到底「清零」是否太高成本?而且是否可以長久而為之。外部而言,西方開始攻擊中國的「清零」政策將會帶來反效果,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警告內地的抗疫方式將阻礙經濟復甦。

包括IMF等認為,內地的「清零」政策將影響經濟復甦。

如何平衡社會代價

即使內地仍然堅持「動態清零」的原則,但官方也默認幾個原則。其一是不可能永遠封閉下去,其二是「清零」要合乎社會整體利益。例如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就已說過,中國現在的防疫戰必須要按照「清零」打,但不會一直堅持「清零」。

那現在的討論無非就是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開放及放棄「清零」。太嚴厲的防疫政策,無可避免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及社會代價,因此決定怎麼防疫向來就是個取捨衡量的問題。但在作出有意義的討論之前,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對其後果有足夠深入確切的了解。現在我們清楚從嚴抗疫的經濟代價有多大,固然可以討論這些代價是否值得,但反過來說如果無法確定放棄「清零」對人民健康的代價有多大,我們是無法討論「值不值」的問題。

由「可能」主導政策、「未知」推論結果的做法,正正是西方抗疫一直以來的問題。從病毒初起之時,西方有人認為病毒可能只是流感;至病毒大爆發時,西方提出群體免疫可能有用;到Delta變種時,有人認為疫情可能沒有十分嚴重;及至Omicron變種,西方又認為這代表疫情可能很快完結。這樣下去,抗疫恐怕也只會是可能成功。

從嚴抗疫仍須堅持下去

對於「清零」的疑問,其實同樣出現在從嚴抗疫的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晚市堂食停止,農曆新年市道受到甚大打擊;而又有屋邨需要圍封,多個處所需要強制檢測,不滿的聲音愈來愈多確實可以理解。

但香港社會在討論問題時,亦往往只能提出「經濟代價是否太高」的質疑,但卻沒有人可以確切地指出,不從嚴防疫香港人到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一是Omicron變種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二是香港的醫療系統會面臨怎麼樣的壓力。只有在這些問題都搞清楚之後,我們才能有意義地討論經濟代價是否太高的問題。

正如內地專家曾光去年年底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不「清零」時就提到,關鍵是我們對Omicron有多了解。從南非於去年11月底首先通報Omicron變種至今不過短短兩個月,包括疫苗效用、死亡率,後遺症等研究都尚未充份。待我們都對這些有更深入的了解後,才有辦法討論。如果科學上我們還對Omicron的了解不足的話,香港還得堅持從嚴抗疫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