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盡周全 實際效果最大化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本星期四(2月18日),內地專家及流動核酸檢測車來港協助進行防疫抗疫工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深圳灣口岸迎接。其間她向傳媒表示,有了中央支援提升病毒檢測能力之後,「一個全港性、全民的病毒檢測」將會列入政府考慮方案之列,但現階段仍然需要詳細規劃,找到地方和讓市民配合,同時又強調「禁足」或「封城」並不適合本地情況,日後如果進行全民強制檢測都會盡量考慮以往一貫做法。

日前有消息指,政府內部已在研究全民強制檢測安排,考慮方向之一是按市民身份證編號劃分檢測日期,一周七日之內為750萬人口完成病毒檢測,並且接連持續進行三個星期。途中不會配合「禁足」,樣本或將送往深圳化驗,拒絕遵從者有可能觸犯法例。行動初步計劃據稱打算在下月初開始執行,目標則是到月底將全港絕大多數患者送往隔離處所,避免香港陷入「封城」局面。

「移動P2+核酸檢測車」2月17日傍晚,從深圳灣口岸過關到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制訂預案不宜先設前提

面對疫情持續擴散,港府改變先前堅拒實施全民強檢態度值得肯定,無奈官員思維依舊存在許多預設前提。按照身份證號碼劃分的標準相信在行政上比較便利,可是每輪牽涉市民的住所難以均勻,在安排檢測站的時候要注意分佈,盡量減少排隊人龍。而在職市民接受檢測,也可能面對工作上的困難,勞福局務必為他們保障權益。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多次指出,全民檢測要配合「禁足」。這個可以說是從理想的角度看,但也折射出全民檢測的速度將影響傳播風險,也就是決定了檢測的成效。在資源容許下,當局不應該簡單排除同步全港「禁足」乃至「封區」等計劃,必須憑藉「底線思維」提早制訂預案慎防最壞情況發生,否則疫情只可能進一步惡化下去。

荃灣帝盛酒店成為隔離設施接收確診患者首日運作。(梁鵬威攝)

郵輪碼頭可作隔離設施

另一方面,由於現時醫院與隔離治療設施皆已經不勝負苛,未來藉全民檢測找出的大量患者必定需要更多地方安置。近日社會就有聲音認為可考慮將啟德郵輪碼頭改作隔離中心,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陳凱欣特別指出碼頭停車場本身已有通風設計,既有車位可以作為一個床位分配。在不久前的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亦表示,樂意與有關部門研究以短期形式使用郵輪碼頭協助防疫工作。

有關建議還有進一步延伸的空間。譬如政府早前聯絡酒店業界及各大發展商,希望騰出酒店房間作為社區隔離設施,相同思維也不妨同樣套用在停泊郵輪之上。此舉除了能夠直接增加設施容量,而且可以在不耗用土地的情況下將更多患者集中處理,補助費用更能兼收支援行業之效。加上碼頭位置剛好鄰近香港兒童醫院,可以方便提供支援給風險較高的年幼患者。

無論如何,全民檢測既已提上議程,政府構思相關安排不能夠再瞻前顧後、投鼠忌器。當然與此同時,各方亦要意識到盡快收束疫情才對自己與整個社會最為有利,莫因自私短視犧牲大眾長遠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