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落幕 有色眼鏡下的奧運五環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周日晚上(20日),北京冬奧經歷過為期17天比賽賽期,在一曲《我和你》下正式結束。這一次的北京冬奧先經歷變種病毒Omicron的纏繞,在賽前不少西方國家亦表明會對於冬奧進行「外交杯葛」,加上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邊界緊張局勢的陰霾籠罩,令這一次冬天奧運會得以成功籌辦更是別具意義。

在結幕禮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先以中文「謝謝中國」致辭,同時又發言稱:「就算運動員代表的國家之間存在爭議,運動卻將我們連結在一起」,並寄語運動員給了和平一次機會,期望他們在比賽賽場上的精神能夠感染各國領袖。

當這場運動會在北京完滿結束之際,部份西方媒體開始為這場冬委奧運會立下結論。表面上,他們不少說法都似是針對着中國對病毒零容忍的防疫政策,但假如他們過往都同意奧運賽場應該維持安全和衛生的環境,今日的評論又有幾多只是衝着中國近年來和西方國家的矛盾糾紛而來?

2月20日,北京,合唱團在閉幕禮上獻唱,歌曲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主題曲《我和你》及今屆冬奧主題曲《一起向未來》等。(Natacha Pisarenko/美聯社)

「中國標籤」 遮擋了一切

針對中國的隔離檢疫措施,有美國媒體就以「最具爭議、最不受歡迎的冬委奧運會」為題發表評論,當中尤其指出中國在冬奧期間的防疫措施令整場冬奧「失去個性、人氣和選手間的接觸切磋」。而運動會期間實施的「內環」措拖,更是尤如「雙城記」一樣,選手無從接觸當地民眾,而且選手間亦只容許直接從選手村和比賽場地之間往返,形容整個冬季奧運會像成為了平衡時空的盛會一樣,失去了奧運會的意義。

一方面這些媒體對中國的防疫措施再度提出質疑,尤其是冬奧期間所實施的隔離檢測以至閉環式管理措施,諷刺這些措施都是不必要。但假如我們看看大概半年前的東京奧運,東京奧運期間亦是同樣地實際一樣的閉環式管理,而且在選手村內亦一樣限制選舉手之間的社交距離時,我們卻可以發現當時不少西方媒體對於這些防疫措施又是持着另外一種的觀點。

東京在去年8月起確診數字每日攀升之際,外國媒體以「誰可怪責他們」的心態看待這些防疫措施,甚至最後為東京奧運留下「最可惜的奧運會」的評價。今日這些媒體都以這些閉環式措施批評中國,形容因為這些防疫的辦法,這場冬奧都變成了平衡時空的運動會。這又是否只是因為主辦一方已變成北京而有所差別?

疫情下的東京奧運。(Getty Images)

有色眼鏡只是成見

奧林匹克精神一直被認為是體現在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1936的發言:「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生活的本質不是索取,而是奮鬥。」因此他所設計的奧運五環亦一直代表着「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與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的理想,主張全球各國都可以放下成見,純粹專注在運動場上的競技,促進相互的理解。

跟很多事情一樣,假如有些人往往帶着成見而對一些事情作出批評,怎樣回應都不可能令其滿意接受。如果以事論事的態度看待這場大疫症下的冬季奧運會,則可以預期更多人會認為這仍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冬奧,至少按目前來看,冬奧期間選手村都沒有發生疫情大規模爆發,而且所有賽事都已經完滿結束。難道對中國主辦的運動會說出一句「還不錯」(So far, so good)的評語還真的是如此困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