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創科發展須做到在地產業化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3日)宣讀下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預算開支8,073億而收入7,159億元。除了面對疫情的紓困措施外,為香港未來長遠競爭力與經濟增長謀劃亦是要務。因此,預算案在產業發展中亦有一專節關於鼓勵香港的創科產業,以求為香港找尋新的出路。

不論是從這份或是往年的預算案,政府過去一直有積極對創科發展投入研究資金。然而就結果而論,香港的科技工業卻一直未見有明顯起色。例如六大優勢產業中的「創新科技產業」自2008年佔香港GDP的0.7%,至2019年仍只佔0.9%。這也說明,現行這種單依靠撥款支持科研的做法無法有效帶起創科工業,政府必須在「老路」之中尋求突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3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在地產業化才能惠及多人

香港對創科投資偏向於著重科研部分,例如設立各式各樣的基金讓大學科研人員申請。而創科方面也有不少成就。創科香港基金會於去年首度公布的「香港獨角獸榜單 Unicorns HK 2021」,就例出18間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公司,主要從事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等。

這些公司雖有「香港基因」,但香港在這些公司產業鏈中主要並非工業化的部分,而是從事研究、集資、對外服務等工作。如果在整個創科的「產業鏈」上,香港只負責上游的研究、集資等工作的話,受惠的只惠及少部分精英研究員及金融業者,對中會中下層的人沒有太大幫助。不過如果能將研究成果在香港本地產業化變化實體工業經濟,那便會形成大量勞動力需求、繼而再產生管理、服務等的需求,其能創造的價值遠勝於只做上游部分。而且一旦產業鏈形成,也會加強外部經濟對香港的依賴性,強化本地經濟基礎。

在地產業化成效不佳

雖然政府推出的科研基金一直都有鼓勵科研就地產業化,政府本身也有「再工業化」的經濟方案。例如2014年政府便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設置「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支持研究商品化將成果落地。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更將每所大學的資助額倍增至1,600萬,每間大學初創企業最多可獲150萬元資助。

商湯等有名獨角獸都有香港基因,但其產業化卻不在香港。

不過「在地工業化」的具體成效卻不太理想。以香港為「前舖」,內地為「後廠」的模式仍然是主流,在所謂的「在地化」之中,香港只分到整個產業鏈中比較上游的部分。就以上述「香港獨角獸榜單 Unicorns HK 2021」為例,商湯科技及大疆的基本研究都在香港完成,但研究成果卻被帶回內地產業化,可以說香港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又例如基因港的生物科技公司,雖然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設在香港科學園,可以說是一家香港公司,但生產基地設於上海,並正在蘇州和寧波籌建數間大型工廠,明顯是「前舖後廠」的格局。

政府如果希望在本地發展創科及再工業化,便得想新的辦法鼓勵及支持更多科技企業真正做到「在地產業化」,以做到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所說,「創造更多優質、多元的就業機會」,「創造條件和提供資源解決如房屋、貧窮等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