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吝嗇是照顧者政策不全之根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面對人口老化,家庭人數下降,單由家庭照顧老弱殘障已經甚為艱難,過往亦有照顧者不堪壓力而輕生。在民間多番鞭策下,政府探討加強支援照顧者。勞福局在本周四(9日)公布「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報告,並原則上同意其發展方向和建議。報告大部分內容無甚爭議,甚至是老生常談,偏偏內藏一個不利照顧者福祉的假設,政府要小心選取要點。

政府前年7月委聘理工大學顧問團隊進行研究,分析長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服務需要。團隊認同香港要制訂照顧者政策,重訂政府、市場、社會福利界別和家庭的角色,提出照顧者三層支援模式,即提升照顧者能力、鼓勵家庭和非正規支援和服務整合的協作模式,並提出11項服務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培訓照顧者以應對壓力,長者或殘疾地區中心舉辦朋輩小組,令照顧者更方便獲得求助資訊等。尤其重要的是,報告建議政府增加不同類型的暫託服務,以及鼓勵私人市場和慈善機構加強暫託服務尤其需要,給照顧者暫時放下照顧工作,辦理私事或者稍事放鬆。

一個較新的建議是整合服務、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及現金的組合以支援長者照顧者。現時不少服務券也是試驗性質,報告的建議是確立社區券的地位,以及建議把服務券兌現和把服務券形式推廣至殘疾人士範疇,讓照顧者可以在政府以外尋求服務。

照顧智障人士壓力大,社會一直倡議增加照顧者支援。(梁鵬威攝/資料圖片)

服務不足 調整經濟援助方法難見實效

團隊表示容許社區券兌現可方便照顧者靈活作出照顧安排,例如把陪診服務的價值變現聘請兼職傭工。在問卷當中,約七成照顧者贊同此建議,但不足半數持份者認同,兩者未有共識。有持份者擔憂此舉令參與照顧者的數目增加,因而延長服務輪候時間,而顧問團隊也認同此缺點。

現時未有照顧券兌現的情況,已經出現「有券無服務」的現象。有關注團體指出,現時元朗及西貢區分別只有六間及八間機構參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和提供服務,而北區及深水埗則沒有認知障礙症服務。即使有機構提供服務,服務也是不整全,例如日間照顧不夠頻密。申訴專員公署更在去年底宣布主動調查試驗計劃,原因是質疑逾兩成領券長者未有使用便離開試驗計劃,但截至去年7月有逾7,000長者(去年12月底為逾6,000長者)輪候資助社區照顧服務。

試驗計劃受質疑,正正帶出各項支援計劃要真正幫到照顧者,固然價格要中低收入家庭能夠負擔,更要服務量充裕,否則照顧者得了資助也沒有用。而這些服務講求足夠處所和監管,政府要撥地興建支援服務,責無旁貸。而不論是邀請社福機構、社會企業或者私人機構承辦營運工作,政府要監督服務質素。

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增加1000張為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而設的社區照顧服務券。(黃寶瑩攝)

低稅制不應是限制照顧者津貼的原因

另一項值得注視的是照顧者津貼。這是一般照顧者政策的重點項目,津貼除了減輕照顧者經濟負擔外,更是政府和社會肯定照顧者的貢獻,是對他們的身份認同。然而,研究報告不傾向建議政府設立照顧者津貼,明言「香港採取低稅制,所以在推行現金津貼時,應考慮其長遠可持續性及可行性」,在殘疾照顧範疇應統合多項現金津貼而不再區分照顧者生活津貼,又列明即使向護老者發放津貼,也不應視作對他們「因照顧長者而沒有就業的補償」。

顧問團隊有了這個公共財政前設,正正是限制了提升照顧者福祉的機會。不論服務機構承擔多少照顧服務和物質支援,也不能完全取代照顧者的付出,例如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不會涵蓋家人在夜間家居照顧。假若公共財政長遠難以持續,當下政府更應及早籌謀,適量增加稅項以應付包括照顧者津貼等的長遠照顧服務開支,體現共同承擔。

顧問研究報告的大部分內容值得政府和各界參考,但在經濟支援方面值得斟酌,而不論用甚麼方式支援照顧者,政府也要確保社會服務充足而且可以負擔,並且監督服務質素。照顧者眼見家人在各方協助下得到善待,自可放下心頭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