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物價和通脹要客觀 保護低收入基層要積極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日前,有本地媒體報道英國民生因苦於高通脹水平,並引述數據指牛油等當地日常消費品自年初分別上漲了一成至三成不等。事件引起眾多不同的意見,有一些人指出同樣品牌的牛油在香港賣得更貴,引起了不少評論開始對比香港與英國甚至其他港人移民熱點的物價。

對比各地物價是有意義的討論,但如果對比的方法只是突顯某種主觀的想法,只採用一些對自己立場有利的數據,那便不見得有太大的好處。例如,不少評論文章都喜歡以香港和其他地區的最低工資為基礎,運算到底購買同樣的物品需要工作多少時間。這種比較其實不能充份反映實際的情況,沒有積極意義。

最低工資不能代表購買力

物價高低不應以物品的絕對售價作比較,就好像先進地區的絕對售價總要比發展中地區要低,討論絕對售價不如與購買力一起對比。所以計算GDP時,除了計算名義GDP之外,亦有人提倡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GDP。而在討論購買力時,最低工資顯然不是反映實況的最有效數據。

今年以來不少食品都錄得不低的價格上升。(資料圖片)

最能反映普遍民眾收入的數據應是中位數和平均數,不過由於不同地區的統計數據有差異,直接比較往往不是這麼簡單。英國倫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所有直接稅)在2019年(最新)為每年30,256鎊(約282,000港元),同年香港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0萬港元。

然而,收入平均數未能反映貧富差距下社會普遍人的收入情況,因此亦應該參考收入中位數。英國2021年(最新)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全年31,400鎊(約292,400港元)。香港卻沒有統計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無法直接對比。間接來看,2021年香港家庭的收入中位數為每月27,500元,年化即為330,000港元。按只有一個人的個人免稅額計算,這筆收入最多也只要交15,720港元,扣除此項後香港家庭的每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不會少於315,000港元。更何況,除了個人免稅額外,香港還有各種免稅額,再加上在2021/2022年度有退稅10,000元的政策,實際要交的稅項更少。

從這些數據可以得出,香港普遍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要比英國要高,亦即說香港家庭的購買力應比英國家庭要高。但與此同時,可支配收入又未計算住屋成本,眾所周知香港人不少要捱貴租或還按揭,這些開支佔去月薪不少部份。

單一項商品對比沒有意義

香港的住屋成本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貴,香港家庭要為住屋付出的支出就要比英國為多,即使可支配收入較高,生活品質也未必一定是更好。這也說明了,單是對比一些商品並不能反映實際情況。

例如最近常被討論的牛油,在香港和英國的重要性並不相同。而且英國本身國內便出產牛油,距離牛油的主要產地歐洲也近,運輸成本本來就低。對比之下,香港的牛油只能依靠從遠處入口,運輸成本上升自然影響購買力。即使同其他商品如某品牌的咖啡、油價等,但香港的飲食以至生活習慣與英國並不相同,而香港的自駕比率可能較低,價格對香港一般人的影響因而與英國不能直接對比。

近來有媒體報道香港超市某些特定商品漲價嚴重,其實也存在類似問題。要理解通脹的實際情況,不能只看一兩項物品的價格。這不是一葉知秋,而是以偏蓋全。要更全面地了解通脹與物價水平,應考慮不同地區家庭一般的常見支出項目作平衡。一個綜合性的物格通脹指數(CPI)怎麼也比單項商品更能反映通脹整體情況。當然統計數據的標準及數據可能存在缺失與偏頗,但這是可以修正的問題,並不等於單項商品的數據就更客觀。

最低工資值得反思

不過,這些比較和討論也暴露了香港的最低工資的確太低,未能充份保護社會的弱勢社群。香港的最低工資與實際物價存在極大差距。直至2019年香港仍有21,200人只賺取最低工資,雖然這並不反映大部分人的情況,但二萬多人在香港生活吃力,也是應該我們正視的事實。

目前法定最低工資為37.5元。(資料圖片)

設立最低工資最大的目的是保障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免得他們會被過度剝削,也能過上有尊嚴的日子。政府應該更積極地檢討最低工資政策,確保社會中的弱勢社會利益不會被完全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