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梁海明|誰是聯儲局加息的話事人?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美國勞工部於上周五(5日)公布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2.8萬,遠超預期的25萬,創下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此外,失業率亦降至3.5%,為1969年以來最低。市場故此認為,上述數據意味美國經濟尚未陷入衰退,預計將促使聯儲局在今年9月議息會議後,延續此前激烈加息的做法。

在聯繫匯率機制下,本港跟隨聯儲局進入加息週期或已成定局,且來勢洶洶,此或將嚴重衝擊香港經濟民生。拙文《香港新特首所面臨的九大挑戰》早在今年4月就已指出,特首李家超上任之後,隨即將面臨本港跟隨聯儲局加息的挑戰,屆時不僅可能會增加市民供樓負擔,亦會令資金快速抽離本港,更增加市場借貸成本,提升企業的營運負擔等。

來稿作者:梁海明

各界普遍擔心本港跟隨聯儲局持續大幅加息,將影響本港經濟、金融市場表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等本港主要財金官員,近日已先後公開發聲安撫民心,強調香港銀行業流動性仍相對充足,美國聯儲局加息對本港造成衝擊的風險較低。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曾在1986年刊登文章指聯儲局主席是美國影響力第二大的人,僅次於美國總統。如今,聯儲局多次強勢加息,不但嚴重影響美國民眾的生活、工作,更引發環球金融市場波動、人心惶惶。

聯儲局是私人機構

雖然萬里之外的美國聯儲局加息對市民影響甚大,但我們是否真的了解聯儲局?市民或會認為,聯儲局無非就是美國的一個政府機構,相當於香港的金融管理局,抑或中國的人民銀行。但實際上,聯儲局並非政府機構,而是私人機構。雖然聯儲局的全稱「美國聯邦儲備局」有「聯邦」兩個字,但聯邦快遞不也有「聯邦」二字,是否也可以當他是政府機構?

而且,「儲備」聽起來感覺聯儲局的資產非常雄厚,但實際上它可能沒有太多儲備;雖然聯儲局系統有12個聯邦儲備銀行,散布美國各州,這種「權力分散」看起來很民主,但實際上聯儲局背後的背後話事人是國際金融寡頭。

為何聯儲局雖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但又不用「中央銀行」 的名稱?原因是在聯儲局創建的年代,中央銀行一直聲名狼藉,美國憲法也規定不准成立中央銀行。既然不准成立中央銀行,那美國金融巨頭就成立「聯儲局」,用「聯邦」名義來「呃」美國人。

早在1907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眾多銀行和信托公司被擠提,引發大恐慌。為挽狂瀾於既倒,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JP摩根銀行的老闆)曾在他的私人書房,緊急召集紐約主要的銀行家開會,說服他們協助紐約深陷財困泥沼的銀行,以滿足全部的提款要求。

為了防止歷史再度重演,美國國會在銀行業者的大力敦促下,《聯邦儲備法》在 1913年的聖誕節前夕,美國參議院以43票贊同,25票反對下通過,時任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隨即簽字生效,聯儲局正式成立,旗下有分布美國各州的12間聯邦儲備銀行。

雖然聯儲局由美國政府批准成立,看起來和其它政府機構無異。但是,到底誰是 聯儲局的股東,到底誰實際控制聯儲局?一直都是「不能說的秘密」,聯儲局自己經常也是支吾其詞。

《聯儲局的秘密》(Secrets of Federal Reserve)一書的作者馬林斯(Eustace Mullins)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得到了12個聯邦儲備銀行的企業營業執照(Organization Certificates),清楚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例如,作為聯儲局系統的實際控制者,負責執行聯儲局影響利率的金融交易、貸款給銀行,以及偶爾推高或壓低美元匯價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其股東由商業銀行佔大多數,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股東,總共擁有紐約聯邦儲備銀行53%的股份。其它11個分布各州的聯邦儲備銀行的股份,商業銀行也同樣佔了大多數。

而且,聯儲局紐約銀行最初的註冊資本金為1.43億美元,上述的銀行到底有無支付這些資金至今仍是一個謎。不少研究聯儲局的歷史學家均認為這些銀行並無支付現金,而是用支票支付,聯儲局的運作其實是「以紙張做抵押發行紙張」,並無實際的儲備。

由上可見,商業銀行表面上居於聯儲局之下,但實際上是聯儲局的「背後話事人」。有份負責推動成立聯儲局的美國參議員奧利奇 (Nelson Aldrich)也算比較「坦白」,曾在他經營的《中立派》雜誌的1914年7月版中寫道:「在《聯邦儲備法》獲得通過之前,紐約的銀行家們只能操縱紐約的金融儲備。而現在我們卻可以操縱整個國家的銀行儲備了。」

至於商業銀行為何要操縱美國整個國家的銀行儲備系統,那是因為商業銀行的背後都隱藏著大財團的身影。例如摩根大通銀行、花旗銀行是由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等大財團控制,這些大財團通過控制商業銀行,除了將手伸入聯儲局影響美國全國的貨幣政策之外,還可以借助所控制的商業銀行通過信托、保險控制大型公司股票,使其能安排代言人入主大型公司的董事會,影響大型公司的發展策略,分配大型公司的利潤等。大財團此種運作方式,令銀行資本成功控制實體經濟的工業資本,讓財團不但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影響力甚至還超過美國政府。

故此,可以說,聯儲局無論是加息抑或減息,也有可能是為「背後話事人」商業銀行以及背後的各大財團服務,以此保障商業銀行和財團的最大利益。

有不少美國人清楚聯儲局上述內幕,譬如當年簽字通過《聯邦儲備法》的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去世之前發現自己上了銀行家的當,他當時內疚地表示:「我在無意之中摧毀了我的國家......美國的國家發展,和我們所有的經濟活動,完全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我們已經陷入最糟糕的統治之下,一種世界上最完全、最徹底的控制。」威爾遜所說的少數人,就是通過聯儲局控制了貨幣發行,進而控制美國的大財團。雖然威爾遜有此「覺悟」,但「請鬼容易送鬼難」,他釀下的苦酒,最終還須美國人自己喝下去。

耶倫2018年聯儲局主席任期屆滿時,未獲時任總統特朗普續任,為四十年來第一名不獲續任的聯儲局主席。(AP Photo/Susan Walsh)

聯儲局主席常遭欺淩?

在傳媒報道上,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聯儲局主席被外界公開批評,譬如華爾街有時會嘲笑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走在曲線之後」(Behind the curve)。「Behind the curve」是婉轉批評罵鮑威爾跟不上時代發展,未能捕捉市場最新趨勢。不但鮑威爾常遭「欺凌」,前任主席耶倫、伯南克亦經常被被華爾街、傳媒批評資格不夠當主席。

雖然聯儲局主席常遭「欺淩」,讓外界感覺他們比較弱勢。但有關對貨幣政策的決策,聯儲局主席卻很強勢,決策過程亦較為古板。

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聯儲局的聯邦公開市場 委員會(FOMC)全權負責的,外界一般認為FOMC有19位成員,但實際上只有12名成員有表決權,包括全部7位聯儲局理事及紐約儲備銀行總裁,余下4席則由另外 11位儲備銀行總裁每年輪任。雖然FOMC會議對市場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會議過程並不激烈,甚少會出現戲劇性的情節。

FOMC的19位成員每年在華盛頓開8次會(分別為每年1月、3月、4月、6月、7月、9月、11月和12月),聯儲局主席坐在會議桌的中間,另外18 位成員分坐兩邊,椅背上貼有他們的名牌。會議開始後進行以下幾大流程。

首先是紐約儲備銀行市場部負責人匯報金融市場動態,其次是聯儲局職員報告預測經濟表現的藍綠書(Tealbook),再次是由各儲備銀行總裁逐一回顧其管轄區域的經濟情況。接著,就輪到FOMC會議秘書(貨幣事務主任)告訴各委員會當天可選擇那些政策措施。這些報告結束後,全體委員討論美國經濟狀況,以及聯儲局該怎麽做。最後一個流程,就是聯儲局主席提出政策建議,並要求委員會表決。

雖然FOMC委員分為鷹派和鴿派,但每次FOMC表決貨幣政策,不但從不曾出現票數接近的投票結果,而且反對聯儲局主席建議的委員極少超過兩人,如果超過4個人,那可視作為「兵變」了。

這一方面是由於聯儲局的理事們與主席同處一個辦公室,彼此之間有一種團結意識,加上開會前也有溝通、協調,理事們不會輕易、公開反對主席的建議。另一方面,FOMC的12位儲備銀行總裁「背後話事人」,與聯儲局主席的「背後話事人」利益大致上趨於一致,都是要維護大財團的利益,因此反對者人數不會太多。對此,前聯儲局理事邁耶(Laurence Meyer)曾開玩笑稱:「FOMC會議室裏有兩張紅色椅子,只有坐紅色椅子的人會投反對票。」

雖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聯儲局要加息,我們只能隨他去。但若能更深入了解美國聯邦儲備局既無「儲備」,也非「聯邦」,僅是私人銀行性質,雖然負有對抗通脹、保障就業重任,但推行政策首要考慮的是保障其背後商業銀行、大財團和美國政府的最大利益,市民就能進一步理解聯儲局加息或減息的內在邏輯,以及判斷、預測聯儲局未來再次大幅加息之後,可能進行的後續動作,以及實施時間,從而避開其風險和衝擊。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是由中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其任職機構及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