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並非只是提供便利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指出,由於日本料理在海外大受歡迎,日本壽司師傅在國際上非常搶手。根據一些專門為海外企業物色日本料理廚師的獵頭公司表示,海外每月的職位空缺數量比兩年前增加了17倍,在疫情後日本壽司師傅在海外的收入比在日本國內可以輕易翻倍。一些日本的壽司料理職業介紹中心也表示,九成學徒希望到海外謀生,甚至有像工程師等專業人士趁周末上課希望轉行。

國內欠缺競爭力令人才流失

壽司師傅出逃國外是日本人才問題的一個寫照。平情而論,日本政府並非沒有關注過人才問題。日本人口的自然增長已為負數多年,政府為了對應人口萎縮問題,已推出了簽證及移居便利予專門人才。例如2012年日本便推出高度專門職計分制度,方便定義專才並為他們提供快速移居並入籍日本的方法,更在2017及19年進一步放寬規限(現在最快為三年內可入籍)。然而計劃的效用有限,有統計數據以來最多的2020年亦只吸引了16,554人依此計劃入境日本,比香港的輸入人才計劃還要少。香港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和「一般就業計劃」在2019年高峰時合共批准了67,070個申請,疫情發生後雖然明顯下跌,但2021年仍然批准了32,188個申請。

由於日本料理在海外大受歡迎,日本壽司師傅在國際上非常搶手。(Epicurrence/Unsplash)

日本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有限,甚至連自己的人才也可能留不住,很大程度上與日本國內各種情況有關係。說到底,人才是否會到並留在一個地方工作,最根本的動力還是對該地區就業及發展機會的信心。正如日媒《東洋經濟》的時評所指出,日本國內工資在過去30年幾乎沒有什麼增長,加上近年日圓快速貶值,進一步擴大了日本與海外工資的差距,將來很可能會有愈來愈多的日本人出外謀生。日本政府在6月的內閣討論中也提出了「強幹方針2022」計劃,針對日本企業長期「依賴廉價勞動力來壓低成本」的問題作回應,變相也承認了日本薪金欠缺競爭力。

人才政策要突圍而出

疫情以來全球人才流動變化很大,各地政府都意識到掌握人才將是將來經濟發展的關鍵,香港亦不例外,但日本的情況反映了人才政策的局限。現時各國的人才政策主要集中於為人才提供簽證、移居上的便利和優惠,雖然可以減低人才移入的阻力,但卻無法提升該地區本身的吸引力。美國雖有類似為人才提供簽證便利的計劃,但過去一直能成功吸引各國人才爭相聚集到美國發展,是因為他們相信可在美國改善生活、獲得成功的「美國夢」。

這也可以說,人才政策的根本其實是產業政策、經濟政策,也是金融政策。香港輸入人才計劃中最多申請成功的案例為金融業專才,原因並非香港的人才政策向金融業傾斜,而是因為香港金融業本身非常有競爭力,可以開出優厚條件吸引專才。香港的大學教職員雲集各地人才,當中大部分都是外國名牌大學畢業,也是因為香港大學教職員的待遇比其他地方更吸引。

葉劉淑儀建議政府優先解決人口老化及生育率低問題,持續和進取地吸納國際人才。(高諾恆攝)

香港要仿傚其他地區為人才提供更多入境和移居便利及優惠,只須政府修法改例其實便可以,並不困難。但只是這樣做,與其他地區的人才政策沒有多大分別,難以分出優劣。要令香港突圍而出,人才政策應要能配合產業政策。例如為特定行業提供定向優惠,令它們能開出更好的條件競爭人才,又或向一些願意花更多錢和資源於人才薪金和培訓的企業提供優惠。這樣才能互相配合,並針對性地為香港提供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