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0+3」走到「0+0」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入境「0+3」實施兩周,本港疫情略為回升。10月3至9日新增個案總數3萬宗,較前一周的總數上升16%;當中輸入個案2326宗,按周上升41%。

雖然如此,但新冠患者留醫人數並未有回升跡象,維持在1600多人水平,嚴重和危殆個案大約50多宗。若說香港目前的抗疫策略最主要是嚴防重症而非外防輸入,從「0+3」實施兩星期看來,這個政策目標算是奏效。

「0+3」實施兩周,輸入個案增加,但同時外地旅客抵港人次倍增。

外地旅客較放寬前倍增

下一步「0+0」現在看來是時間問題。有些人希望早一點,有些人認為要謹慎一點。「0+3」實施兩星期,機場抵港人次由一周3.3萬人升至5萬人,輸入個案由一周1057宗升至2326宗。另一方面,外地旅客在過去一周回升至5396人次,不但按周升了44%,更較「0+3」實施前增加一倍。由此看來,外地旅客正逐漸恢復來港計劃,入境人次有望繼續上升。政府此時避免操之過急也是無可厚非,「腳軟」的形容難言公道。

當然,即使此際放寬至「0+0」,入境人數一定也不會在短期內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不少意見認為防疫措施或許會令遊客卻步,例如目前入境者在機場、第二天、第四天及第六天皆要接受核酸檢測,更何況外地遊客未必清楚香港的社區檢測安排。但若然核酸檢測較為準確,有助阻截疫情傳播,那麼應該做的是令檢測安排更加便利旅客,而非簡單地改以快速測試來取代。

檢酸檢測如何便利遊客

政府上周推出新措施提升社區檢測服務之後,85個社區檢測站覆蓋大部分港鐵站鄰近範圍,政府的粗略估算是約七成人口由居所步行最多15分鐘即可到檢測位置。但遊客認識的很可能只是旅遊區,對於例如社區中心、體育館等地方毫無頭緒。因此當局也可研究能否更針對地在酒店附近甚至酒店安排檢測服務,而更便利旅客。

另一方面,由於本地機組人員工作回港後維持「藍碼」,目前實際上正在採取「0+0」安排。政府可以研究有否相關數據,以助評估風險。一般相信若然放寬至「0+0」,隱形患者入境首三天已可在食肆進食、光顧酒吧等,期間或許較容易在傳播。但事實是否如此,傳播風險是否香港所能承受,愈多的數據研究愈有助政府作出有利社會的決定。

為了恢復經濟以及面對防疫疲勞,早日放寬更多措施是許多人的期望。即使近來的重症和死亡個案不多,但在重症和死亡率不變下,愈多新增個案始終意味愈多重症和死亡個案,對一老一幼的威脅始終較大。而我們的12至19歲、70歲或以上第三針接種率皆僅為69%,3至11歲更加只得26%。有序地放寬措施,是對他們負責任,也是對社會整體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