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公屋不能是過渡房屋的翻版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接受《香港01》專訪,她表示「簡約公屋」規模將會較以往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為大,希望每個盡量能夠興建達到1000個以上的單位,並且日後也會透過招標交由非牟利機構及管理公司共同營運。另外,她又提到「簡約公屋」可用土地選項不是太多,但強調部分選址已經包括了發展成熟的新界和港島。

自從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施政報告》推出「簡約公屋」方案之後,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它可能只是延長版、擴大版的過渡性房屋,連何永賢自己今次受訪也承認「簡約公屋」或許會出現「過渡又過渡」的情況。不過,當她談到過渡性房屋以至「簡約公屋」的租戶,他們都有機會在項目完成結時仍未上樓以至重返「劏房」,只用「政策原意」、「個人選擇」等理由來輕輕帶過。

「簡約公屋」最高居住年期為5年,即住戶最多入住5年後,便要面臨遷去其他簡約公屋,又或在居住簡約公屋期間已成功輪候上樓,遷入傳統公屋。這意味著,「簡約公屋」住戶至少要面臨兩次搬屋過程。(梁鵬威攝)

要吸收過渡屋經驗

隨着上屆政府推行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即將陸績到期,個別租戶要麼遷到同類項目,要麼甚至需要重返私人市場上「劏房」等選項。那作為過渡屋繼承者的「簡約公屋」推出之時,必須吸收相關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舉例來說,有家庭成員較多的租戶因覺得過渡屋單位面積過少而寧可去跟親友同住,所以「簡約公屋」就得設法增加較大面積單位比例,緊記別為追求戶數過度壓縮呎數。

此外有到期租戶則因更換過渡屋的位置太遠,故此選擇回到同區「劏房」。雖然何永賢稱「簡約公屋」選址將包括新界地區發展成熟部分和港島,但因土地來源限制在當局既有土地和私人發展商願意提供者,導致實際可用選項數量不大,具體正在物色地段只有六個。如此看來,就跟其他新發展區一樣,當局好像還是不太肯動用徵收私地等積極工具,找尋更多有助不同地區廣設「簡約公屋」的手段。

由上任特首梁振英開始,公屋輪候時間一再偏離「三年上樓」的目標。(資料圖片)

緊記三年上樓目標

再者,過渡性房屋項目其中一項申請資格便是居住劏房及正輪侯公屋三年或以上,「簡約公屋」更加打算直接只容許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申請。換句話說,兩者設計也預期了公屋申請難以「三年上樓」的前提。但預設補救措施的同時,當局仍須認真看待「三年上樓」的目標,致力令一般申請平均輪候降至三年。

房屋委員會至今依然公開表示「以一般申請者平均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為目標」,可是李家超上月在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答問會上,卻未直接回應立法會議員關於「三年上樓」是否現屆港府政策目標的提問。到何永賢今次接受專訪,也預期輪候傳統公屋現有長龍得等到2028/29年度至2032/33年度後期才能消化,仍沒正視何時才能實現「三年上樓」此一問題。

至於何永賢領導房屋局提出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指標,更將傳統公屋、「簡約公屋」輪候合算。她在訪問中提到「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5/26年「簡約公屋」陸續建成前,暫時不會跟傳統公屋輪候時間有分別,但當局KPI正好是那之後的2026/27年度將「公屋綜合輪候」降至約4.5年,已經幾近在說沒有將「三年上樓」給視作目標,希望這非官員本心。

新舊工作不能偏廢

最後,過渡屋或「簡約公屋」在現實中或許無法盡善盡美,使得有些租戶結果可能需要「過渡又過渡」以至回去租借私人市場上的「劏房」,但這正好足以提醒後面那些環節同樣需要政府設法改善。像是「劏房」租管推行生效已有一段時間,但市場上仍有一些租戶表示受到業主欺壓,租金水平仍然處於較高水平,而當局執法數字亦難言理想。

本屆政府架構重組後重新設立房屋局,其首要任務是要透過「制定良好的房屋政策」來「令市民安居樂業」,但想真正做到此事自然不能只看單獨某幾項的措施。「簡約公屋」、「組裝合成」建築法等較時髦的概念成為新寵在所難免,卻不代表當局可以忘記繼續建設傳統公屋和做好「劏房」租務管制等既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