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為了議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許多市民原本未必有時間關注。不過特首在會上回應第一個問題,就表示「是危險的,是不應該的」,「有些用詞是更加危險的,讓我想起2019年『黑暴』時經常出現的『軟對抗』和反動力量所用的形容詞」,要「立即打擊、立即制止」。如此嚴重,市民生活再忙都得了解是什麼一回事。

發問的謝偉俊議員說了什麼呢?他抱怨:(1)執法人員日夜抄牌;(2)「便衣」捉亂過馬路的市民;(3)重罰食肆阻街;(4)打擊書店和工廠大廈食堂等;(5)市民的股、樓、債都損失嚴重;及(6)垃圾徵費引發了不少民怨,並概括希望政府「緩和『法家治港』、嚴刑峻法的社會氛圍」。

這些言論是否「不正面而且不符合事實的信息」?翻查資料,警方今個月曾經分別在荃灣、油尖、東九龍等地方打擊違例泊車,每次行動的「牛肉乾」超過一千;票控亂過馬路的大型執法行動在上個月展開,至近日仍然持續;打擊食肆阻街、書店和工廠大廈食堂的例子亦為數不少。至於市民投資輸失慘重、對垃圾徵費的不滿,肯定是客觀事實。

違例泊車、亂過馬路、阻街等當然有違法例,當局執法只是「揸正嚟做」。但嚴格執法即使沒有錯,也不一定是教育社會的最好方法。就好像垃圾徵費的初期只會寬鬆執法,當局更希望市民習慣環保減廢。除了打擊、制止「法家治港」和「嚴刑峻法」那些較為強烈的說法,何不向社會更好講解政府用意,緩減市民的不滿意識?

不論是政府官員抑或立法會議員,相信同樣希望「令市民有更加輕鬆愉快的心情,社會有更和諧的氣氛」,差別只在於方法。特首認為必須要提振士氣、正向思維,但有議員認為要正視坊間情緒,調整作風,難道有錯?答問會原意就是讓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互動交流,動輒聯想「黑暴」、定性為危險,社會怎能期望再有議員反映坊間意見?

既然「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已經得到落實,我們無必要假設有立法會議員是想破壞香港、「軟對抗」和反動。相反,正因為他們都是愛國愛港的,意見即使負面甚或偏面,都是一個機會給官員有則改之,無則澄清、解說。不管是垃圾徵費抑或違例執法,甚至是即將展開的二十三條立法工作,個別錯誤意見雖然要嚴正駁斥,但坊間更多的是情緒和觀感,不能只知硬碰。更多時候,官員須要了解想法背後的情緒,才能有效地化解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