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抓緊中東機遇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仲恒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圍困中國,但國家在外交層面上屢屢突圍,成績斐然。以中東為例,中國一次又一次地擴大了在當地的經濟影響力,不僅召開了領導人峰會,還達成了和平協議,甚至跟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中東國家也正尋求跟中國建立更密切的多邊關係。中國是美國以外少有的軍事強國,跟中國合作有助中東國家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為例,過去十年就曾經多次表達過,不希望過分依賴美國。

對於港商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經濟,而非政治。在經濟範疇裡,來自巴林的某大型基金最近表示,擁有1.35兆美元資產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首次在中東進行投資。中投公司這家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跟中東地區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近來成立了一間市值10億美元的基金公司,投資於海灣合作委員會和中國的企業,為兩個地區之間關係的升溫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

港商向來目光敏銳,洞悉先機,這麼好的機遇是不會錯過的。在當下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時候,港商跟其他國家的同行一樣,正在努力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突破點。中東原本已經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組成部份,現在中國國策深耕中東關係,中東自然成為港商在尋找新經濟增長點下,一個非常理想的目標地區。

筆者看過中投公司就上述投資所發佈的一份聲明。當中表示,預計的投資目標公司將主要是在消費品、醫療保健、物流和商業服務等這些具有強大吸引力,而且成長潛力較高的領域。好,讓我們細心咀嚼一下,消費品、醫療保健、物流和商業服務這四個範疇,有哪個不是香港固有的強項和優勢?一直以來,香港都是購物天堂,這就說明了我們在消費品方面的優勝地位。香港的醫療保健也處於區內的領先地位,這是完全可以確定的。物流向來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那是大家都知道的。至於商業服務,更是香港這個全球金融中心每天都能做好的「拿手小菜」。所以說,這次中投公司跟中東地區的合作,所涉及的範圍正好跟香港的強項吻合。所以對於港商來說,這次是開拓中東這片業務「藍海」的難得機會。

筆者這麼認為,當然是有數據支持的。遠的不說,光是過去十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自中國方面的產品進口就增加了8.9%。在2021年,波斯灣國家跟中國的雙邊貿易增長達到了破紀錄的44.3%。而在2022年全球經濟放緩時,海灣國家跟中國的貿易仍然增長了27.1%,跟同一年中國與日本和美國的貿易萎縮形成鮮明對比。中東這趟經濟「順風車」,港商還是不要錯過為妙。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