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後香港的文化失落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不論 《十四五規劃綱要》和《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同樣定位香港需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借此向國際「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言下之意,文化藝術政策定必是香港未來數年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工程項目。但翻查香港發展規劃歷史,董建華早在1998年施政報告提出透過在西九龍興建文娛藝術區以發展香港文化產業,那為何規劃接近20年,香港社會的文化熱情至今仍未被激活,相反港人的文化失落感卻越來越沉重。

當政府大舉刺激香港文化產業口號時,自身又有否反思過相關的問題緣故,或是根本仍未發現問題所在。

來稿作者:劉學廉

其實香港陷入文化發展的困局,主因正是在國際舞台上失去建構文化中國的話語權,甚是迷失自身的文化特徵。近日,政府大行其道推出「你好,香港」宣傳策略,期望重新推廣香港的旅遊文化產業,為「復常」做好準備。然而,政府的盼望似乎與社會現實存在一定落差,在各社交媒體的「你好,香港」宣傳片下,大多留言卻是「拍得好,我會去澳門」、「澳門比較盡興」等語句,明示香港「旅遊文化之都」的地位已被澳門取代,而背後因素正是香港逐漸失去獨有的文化價值和特徵。

失去建構文化中國的話語權

回顧香港的文化發展進程,各年代的文化特徵不約而同都擁有建構「文化中國」的意味,主導塑造中國形象的話語權,國際間亦因此是透過香港來了解中國。再具體化地形容,70年代的香港影視文化,80年代的香港流行曲文化,兩者絕對是香港文化的標誌,同樣兩者都具備建構「文化中國」的功能。

70年代香港影視以中國武術片為主,孕育出大量武打天王巨星,當中表表者李小龍亦成為中國武術的文化符號,而大量影視作品背後更無形塑造出「武藝中國」形象,表達「中國人將站起來」的訊息;到80年代香港流行曲盛行,大量歌曲作品描述「中國人」的個案,例如《我是中國人》、《我的中國心》,還有《龍的傳人》等,成功刻畫中國人應有的形象和形態。反觀近年,香港似乎仍未掌握2000年後的自身文化特徵,猶如失去自己的文化意志和自主性,那又如何向國際「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呢?

事實上,特區政府並不是沒有意識到相關問題,但卻像忽視和逃避建立文化育成的責任。在宣傳「你好,香港」的策略,政府只用郭富誠和鄭秀文等上一代90年代的巨星;提倡流行文化節,卻是重點介紹1960至199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和代表人物。上述兩項大型文化發展策略,幾乎只是再一次消費舊香港的文化價值,完全回避了「後香港」的文化意識和潮流趨勢,不但令港人對自身產生文化距離感,亦難以讓國際認識「後香港」的文化特徵。話雖如此,那到底是特區政府認為「後香港」文化缺乏建構「文化中國」的力量,而選擇回避有關主題,或是純粹仍未掌握「後香港」的文化意識,這點則無從得知了。

要做到「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絕不是單靠口號式的運動和行禮如儀的活動來推展,而是要有充足的文化空間和人才,及徹底了解自身的文化特徵,這不但可以有自信地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更可以參與建構中國故事。

作者劉學廉是治港新政成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